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6期

妊娠合并大动脉炎患者剖宫产术的护理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妊娠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大分支的血管炎性病变,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占大动脉炎总发病率的67。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发病率为0.6%。妊娠使血容量增加,心排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至妊娠晚期,由于心脏的移位,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增加心脏的负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妊娠

  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大分支的血管炎性病变,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占大动脉炎总发病率的67.9%~69%。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者为8%[1]。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发病率为0.6%。妊娠使血容量增加,心排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至妊娠晚期,由于心脏的移位,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增加心脏的负担;胎儿出生后,由于子宫突然缩小,子宫血窦内大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同时腹压骤减,回心血量急剧减少,结果更易因循环系统的剧烈变化引起心力衰竭、高血压或脑梗死等。所以,对患有大动脉炎的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具有更大危险[2]。我科收治妊娠合并头臂型大动脉炎1例,在局麻与静脉复合麻醉下为其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现介绍护理过程中的体会: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2岁,因“妊娠39周G1P0LOA,头臂型大动脉炎”收入院。9年前于阜外医院做颈部B超提示双侧颈动脉大动脉炎性病变,诊断为“头臂型大动脉炎”,予口服激素药物治疗。入院前血沉为62mm/h,入院后血沉为77mm/h,免疫五项:IgG1 253mg/dl、IGA126.70mg/dl、IgMl16.68 mg/dl、C3152.28mg/dl、C421.13mg/dl。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5.78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为127↑;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肥厚,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返流;颈动脉超声示双侧颈动脉大动脉炎性病变,右侧锁骨下动脉狭窄(77%~99%),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伴完全盗血形成。患者主诉间歇性头痛,呈痛苦面容。患者于2007年9月3日9时在局麻与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出一女婴,体重3 000g,术中出血200ml,手术顺利。于11时安返病房,患者麻醉已醒,神志清楚,测左上肢血压为90/60mmHg,左下肢血压为190/60mmHg,足背动脉搏动为72次/min,遵医嘱每25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腹部切口无渗血,子宫收缩好,呈球形,阴道出血约5ml,尿管通畅,尿色清亮。遵医嘱予以术后抗感染治疗。反复与产妇沟通,讲解母乳喂养知识,协助翻身活动,防止血栓形成,9月4日11时肛门排气。9月6日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头痛减轻。于9月6日母婴安全出院。

    2  讨论

    2.1  分娩时警惕脑梗死的发生 

  头臂型大动脉炎主要侵及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等主动脉弓的大分支,可以是单独一个分支受累,也可累及各支[3]。病变主要侵犯锁骨下动脉血管壁,血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及阻塞,不仅使椎动脉正常供血减少,还因左锁骨下的动脉盗血,而加重椎基底动脉缺血,妊娠期因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了心脏负荷从而引起心衰,妊娠合并头臂型大动脉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孕妇在产前死亡或因子宫供血不足致胎儿死亡率也很高[4]。剖宫产分娩时由于出血、血流量减少、脑供血相应减少,致使脑缺血、缺氧,从而诱发急性脑梗死,故术中应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及下肢静脉血压的变化,采用足背有创动脉压监测。术中血压在180~210/90~110mmHg范围内波动,这样才能保证心脑充足的供血,以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2.2  术前准备 

  充分的术前指导和交流会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由于这类患者病情较特殊,会比一般手术患者更加紧张和焦虑,更需手术前的访视,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并告知患者术前应做哪些准备(备皮、皮试、导尿)、手术大致需用的时间。调动产妇机体的积极因素,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手术分娩。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注意保暖,防止因寒冷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

    2.3  术后护理

    2.3.1  专人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变化及出血情况。因为头臂型动脉炎患者,颅内血管供血不足,血压过度降低时应警惕急性脑梗死发生。每半小时测一次血压,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增加补液量,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要警惕出血的发生,因为出血又会加重脑缺氧。应用专用测量腘动脉的血压计袖带进行上下肢血压的测量和比对,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该患者下肢血压为170~200/60~90mmHg,上肢血压为90~110/50~60mmHg,上下肢血压悬殊,这是因为该患者双上肢动脉供血不足,血压偏低,应以下肢动脉压作为监测标准,防止下肢血压偏低,以免发生脑供血不足。

    2.3.2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

    2.3.3  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定时按摩子宫,查看宫底高度,臀下垫聚血盆,以便严格、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

    2.3.4  一般护理 

  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合并大动脉炎时风险加大。要协助产妇定时翻身,检查皮肤黏膜及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

    2.3.5  监测血氧饱和度,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2.3.6  心理支持 

  由于产妇病情复杂,对分娩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害怕在手术分娩中发生生命危险。应加强心理护理,通过握手、触摸等肢体语言,向产妇输送信心;尽可能发挥家属的社会支持作用,向家属讲解家庭支持对产妇恢复的重要性,鼓励家人尤其是配偶与产妇沟通,给予产妇情感支持,以提高家庭支持的质量,从而有效减轻产妇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参考文献】
  [1]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编委会.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1262-1265.

[2]刘锦堂.患Takayasu’s disease的产妇利用脊髓合并硬脊膜外腔麻醉实行剖宫产[J].中华医学杂志(台湾),2000,63(1):66-70.

[3]杨淑莲.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妊娠1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9(34):559.

[4]杜明昆.妊娠合并主动脉缩窄2例报道[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2(4):313-315.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宣武 100053

作者: 崔志清,袁秀珍,郝兰香,曹桂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