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6期

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CT及其它辅助检查指标等临床特征。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有明显的诱因与病因,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关键词】脑梗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CT及其它辅助检查指标等临床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2例(51.6%)、冠心病12例(19.4%)、糖尿病12例(19.4%)、风心病6例(9.7%)。发病诱因:在休息状态中发病50例(80.6%)、活动中发病12例(19.4%)。血糖升高20例(32.3%),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5例(40.3%),心电图不正常18例(29.0%),脑萎缩8例(12.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有明显的诱因与病因,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CT;血糖;血脂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和脑组织局部坏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往往升高,可加重脑组织的损害,导致预后不良。因此,认真做好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病例分析,尽快恢复其肢体和脑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3年来收治的6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9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脑梗死急性期62例,其中,男57例、女5例,平均年龄(51.91±10.23)岁。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于发病后24h或48h内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其中,基底节梗死37例,脑叶梗死16例,脑干梗死7例和小脑梗死2例。

    1.2  临床表现 

  无症状19例,单纯中枢性面瘫1例,肢体单瘫10例,偏瘫20例。所选病例瘫痪程度较轻,肌力Ⅲ级以上。言语不畅2例,感觉障碍8例,眩晕1例。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扫描检查,额、颞、顶区略低密度影5例,同侧脑沟回饱满、外侧裂及侧脑室受压变窄6例。6~24小时内CT显示脑梗死灶12例,24~48小时复查CT全部显影。

    1.4  病因与诱因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2例(51.6%),冠心病12例(19.4%),糖尿病12例(19.4%),风心病6例(9.7%);诱因:在休息状态中发病50例(80.6%),活动中发病12例(19.4%)。

    1.5  辅助检查 

  血糖升高20例(32.3%),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5例(40.3%),心电图不正常18例(29.0%),脑萎缩8例(12.9%)。
   
  2  讨论

  本组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32例(51.6%)、冠心病12例(19.4%)、糖尿病12例(19.4%)、风心病6例(9.7%)。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50例,占发病人数的80.6%,且存活率与意识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辅助检查时各种指标也不正常,本组62例中血糖升高20例(32.3%)、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5例(40.3%),心电图不正常18例(29.0%)、脑萎缩8例(12.9%)。说明脑梗死患者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2,3]。在临床病例观察与治疗中,应对这些指标的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临床中发现,脑梗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壁损坏,表面粗糙不平,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管壁弹性减弱,管腔狭小,血黏度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导致血栓形成;脑梗死急性期是其最危险的阶段,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急性期发生机制为:脑梗死发生梗死4小时后,由于病变区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离子泵衰竭而发生细胞毒性脑水肿,6小时后因血脑屏障破坏继而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脑细胞出现坏死,1~2周后脑水肿逐渐减轻,坏死脑组织液化,梗死区出现吞噬细胞浸润,病变区有胶质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8~10周后形成囊性软化灶;脑梗死患者早期CT表现为动脉高密度征,一段动脉密度增高,CT值高于正常动脉,而低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见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及其主要分支,其次是椎-基底动脉。梗死区“早期低密度”的改变,发生频率介于豆状核境界模糊与脑沟消失之间,其系发病6h内细胞毒性水肿所致,而6h后梗死区的低密度改变系血管源性水肿所致。梗死区脑沟消失,多见于急性期后3~6h,可能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产生轻度血管源性水肿致轻度占位效应有关[4]。以上表现大多与脑动脉闭塞后引发的细胞内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有关,属非特异性表现,诊断时需密切结合病史、体征。本组经头颅CT或MRI扫描检查,5例显示额、颞顶区略低密度影,同时出现间接征象,表现为同侧脑沟回饱满。外侧裂及侧脑室受压变窄6例,仅显示病变侧间接征象;6~24小时内CT显示脑梗塞灶形成12例,24~48小时复查CT全部病例显影。脑梗死为一组综合征,可影响全身多系统,发病时容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脑水肿、脑疝,且容易留下后遗症。本组部分患者发生后遗症,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继发性癫痫、卒中后抑郁、继发性出血性卒中、肺部感染、顽固性低钠血症、吞咽困难、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等;临床中,脑梗死以大面积梗死多见,由于梗死面积大、双侧大脑半球易受累、神经系统体征多而较易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情重、完全恢复的可能小、病死率较高[5]。总之,由于脑梗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情绪不良引发此病较多见。因此,必须为患者建立良好的住院环境,创造良好的群体气氛,发挥护患之间的特殊作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采取综合措施,如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合理膳食、戒烟戒酒等;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减轻肥胖;重视高血压等治疗等。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376.

[2]叶山东,朱槽星.临床病例糖尿病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2-223.

[3]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实用糖尿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0.

[4]张在沛.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3,(11):31-35.

[5]梁玉宏.卒中急性期的并发症及处理[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6,4(1):41.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延吉 133000

作者: 赵和荣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