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7期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研究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通过对精神科医护人员与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对比分析,探讨其防护措施。结果:精神科医护人员较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具有更广泛的职业危害(P0。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所面对的众多的职业危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应积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通过对精神科医护人员与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的对比分析,探讨其防护措施。结果:精神科医护人员较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具有更广泛的职业危害(P<0.05)及多种防护措施。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所面对的众多的职业危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应积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防护,从而使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防护

  Research of profession harm of  the doctor  and the nurse  of  psychiatry department

  ZHONG  Ying,  YIN Qin,  WANG Hong -jian

  (Minkang  hospital of dazhou,Sichuan 63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explore profession harm of  doctor and nurse of psychiatry department. Methods:compare to the profession harm  of medical care workers of  mental diseases  hospital  and general hospital ,to prob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Results: compare  to      workers in general hospital ,workers in mental  diseases hospital  meets more profession harm (P<0,05),and  more preventive measures.Conclusions: the whole society must focus on diversiform profession harm that doctor and nurse of psychiatry department faced with,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take instant measures to defend it to make the mental health enterprise of the nation develop.

    【Key words】Psychiatry department;Doctor and nurse;Profession harm;Defense soundly and stably
      
  在当今的广大医护人员中,由于受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常常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精神科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职业危害。因此采取紧急措施以防止伤害的发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面对的是一些有精神和心理障碍的群体,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对医护人员不仅时常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且也造成了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极大伤害。为此,我们进行了多年的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我院精神科与四川省达县中医院综合科的医护人员各30人。其中,我院精神科医生11人(男7人,女4人)、护士19人(男3人,女16人);达县中医院综合科医生13人(男11人,女2人)、护士17人(男0人,女17人)。

  1.2  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表,包括:职业、性别、科别、职业危害的来源及发生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精神科医护人员与一般综合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所得资料行统计学处理,对职业危害例数行x2检验

  2  结果

  2.1  精神科与综合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见表1。表1  精神科与综合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比较(略)

  2.2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的来源。

  2.2.1  社会环境压力 

  医院一旦发生纠纷,社会偏见总认为患方是弱势群体,当医护人员遭受医院内暴力伤害后,社会也往往同情患者,对医护人员遭受的伤害却熟视无睹。人们对医院工作的特殊性不够了解,在未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个别不懂医疗的媒体道听途说地不断进行宣染报道,造成了医院永远都是过错一方的扭曲形象。所以,一些患者及家属稍不如意就对医护人员不断进行人身攻击和语言辱骂、甚至进行有组织的“医闹”越演越烈,致使医疗环境不断恶化。在这点上,精神科医护人员30人均明显感受,综合科医护人员30人中有20人感受到。

  2.2.2  身体伤害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的10倍,在这样的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杜绝意外事件是极为困难的[1]。因此,精神科医护人员需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应急处理能力,随时处于紧张状态。攻击行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给周围的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会造成严重威胁。据文献报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攻击行为者约 30.88%~44.11%[2-4]。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不确定,因此伤人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强等特点。多数伤人前无计划、无预谋,伤人后辨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少数分裂症患者有计划预谋,但受疾病的影响,其控制能力仍属减弱。另外,抑郁症患者除了常见的有自杀倾向外,也有报复性杀人的情况,患者对有“嫌隙”的医护人员怀恨在心,企图报复杀害对方,甚至同归于尽[5]。至于发生纠纷后,更有“家属”(众多的有组织的医闹者及个别亲属)对医护人员疯狂地进行人身攻击。在这方面,精神科医护人员30人中有26人受过伤害,综合科医护人员30人中有4人受过伤害。

  2.2.3  精神和心理危害 

  精神科大多都采用封闭式病房管理。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与思维贫乏、表情淡漠的精神患者接触,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如果在工作中没有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所有要求,一旦发生纠纷,即使责任不在医护人员,但来自社会、上级和患者的压力均会使医护人员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研究报道,职业紧张可影响智力活动、情感状态,高度的脑力紧张可引起管理人员的情绪障碍和自杀[6]。也有学者认为,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各不相同,与其他职业相比,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并发现住院部医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7]。不管是精神科还是综合医院的医生经常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患者打交道,两者的关系是以患者的现存问题为中心,并经常围绕他们的精神、心理、社会问题(如窘迫、恐惧、焦虑、抑郁、失落等)进行工作,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又不容易获得,因而精神科住院部的工作情境更能给医护人员带来长期的精神和心理压力。研究者曾对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与分析,并发现不同科室的护士压力源有一定差异。作为与护士一起工作的医生,所要面对的情况和负担的责任相似,甚至因集中了更多压力源而要承受更大的压力[8]。在此研究中,精神科医护人员30人中有28人受过伤害,综合科医护人员30人中有5人受过伤害。

  3  讨论

    由于精神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作案受幻觉、妄想、逻辑推理障碍和情感不协调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往往缺乏现实动机、缺乏预谋准备,把被害者视为仇敌,因此伤害发生突发性强,且致死率高[9],因而增加了防护的难度,但同时也提示了医护人员要加强治疗和监护,防范其暴力行为特别是凶杀行为的发生,对于保护医护人员自身及公共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应重点监护,不离视线,对正在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应有效地加以控制。(2)对目前尚未发生攻击行为,但既往有攻击史,情绪不稳,严重妄想、幻觉症状,或行为反常,敌视他人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特殊治疗及护理,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总之,预防患者的攻击行为是精神科医疗护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应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控制,努力保障患者和其他人员的安全。(3)加强病室安全管理和危险物品的收集与管理,严把入院关,消除不安全因素。(4)对一级护理的患者应有专门场所,专人管理。(5)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引导患者主动参与文娱活动,增强其自控力。(6)参加职业保险,降低职业风险。(7)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提高医护质量,改善自身及患方的满意度。(8)组织学习医疗法规,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9)建议在医院内设置警务室,以阻止“医闹”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的发生。(10)加强媒体的正面宣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总之,精神科医护人员众多广泛的职业危害,应引起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自身的高度重视,它不仅会影响工作情绪,而且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另外,由于精神科工作的特殊性,致使医护人员自身都对该项工作感到不满意。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尊重、理解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自豪感,提高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稳定精神卫生队伍,提高他们的医疗和护理水平,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健康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军.关于住院精神患者损害事件责任讨论的几个问题[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18(3):224.

  [2]翟金国.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对照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1999,(6):363.

  [3]姜小琴,谢斌,诸索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5):262.

  [4]吕建国,杨静娟,王素丽.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4):422.

  [5]刘晓明,李杰,闫凤兰,等.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凶杀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4):288.

  [6]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9):81.

  [7]周跃萍,周莲英.不同职业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4,23(1):63-66.

  [8]张雪花,王秀芬.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压力源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2):38-41.

  [9]黄兴兵,陈瑞珍,姜楠,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件的犯罪学特征[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2):148.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民康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作者: 钟颖,殷勤,王鸿健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