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7期

59例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月经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癔症性精神病。护理癔症性精神病是在癔症性格基础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以女性多见[1]。所以给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从护理角度对59例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经期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癔症性精神病;月经期;护理

    癔症性精神病是在癔症性格基础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以女性多见[1]。同时由于女性月经期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使病情反复,症状加重[2]。所以给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从护理角度对59例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经期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女病区收治的癔症性精神病78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剔除绝经的病例6例,住院时间短和未来月经期13例,符合观察标准59例。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以上符合观察标准的病例,从护理角度进行临床资料的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59例患者,年龄:18~55岁。文化程度:文盲25例,小学26例,初中7例,高中及以上1例。婚姻:未婚6例,已婚50例,丧偶或离异3例。家族是阳性13例。

  2.2  发病与生活事件关系 

  所有患者病前均有一定心理因素,其中家庭矛盾21例,同事、邻里不和15例,挫折8例,家境贫穷5例,过度劳累5例,其他5例;事件距起病时间1~37天,其中<15天15例,15~30天21例,>30天23例。

  2.3  临床表现

  2.3.1  非经期表现 

  神魂附体20例,情感爆发12例,意识朦胧8例,片断幻觉或妄想15例,幼稚与混乱行为23例,表演性动作17例,其他8例。

  2.3.2  经期表现 

  症状加重17例,病情反复12例,出现新的表现如焦虑、抑郁等18例。

  3  护理对策

  3.1  癔症性精神病临床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共同具有暗示的特点,一般均可用暗示的方法达到减轻甚至终止其发作的目的,癔症性精神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在经期症状和表达上发挥重要作用,其个性特点造成其对经期的期待,她们相信自己进入经前期,从而可能体验到经期前的症状,引起焦虑、抑郁、幻觉等疾病的症状的发作。如曾遇到有一病例,女性40岁,一直感到头昏,气短,全身无力,认为自己已气血两虚,每到月经前时症状加重,感到又流了好多血,血都快流完了,故让其口服红糖水加赤豆粥,告诉患者此物大补,补血益气,你不信吃下看自己是不是经量少了点,有力气了点,果然患者服用后告诉感觉精神好了,经量也少了。一方面从中医角度,此两物有益于经期服用,另一方面起到了暗示作用。有时采取直接暗示,使用一些技巧性的语言和表情诱导患者,让患者接受暗示而改变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目的,同时由于患者富有暗示性,不能将其他症状丰富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避免增加新病状或使原有症状更加顽固。

  3.2  情感爆发是癔症性精神病患者常见的表现,患者情绪极为不稳容易激动,常为一件小事与人争吵,容易伤害别人,症状控制后又后悔,发作时又会出现哭闹、蹦跳等过激行为,在护理过程中应避免用过激的语言刺激患者或过分地关心患者,讲究语言的应用,使语言既有说服力,又不能对患者心理构成恶性刺激。必要时对极度兴奋,强烈情绪反应的患者严密监控,使用适当镇定剂及保护性措施,并将其安排在单人房间保持环境清洁,注意水分及能量的补充。

  3.3  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经期常使原有的幻觉、妄想症状加重,护理人员应设法不使患者在室内独处,防止沉湎于幻觉状态,监督其参加集体工娱疗活动,投入到现实生活环境[3],进行思想和精神治疗,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了解不切实际的幻想性格的弱点,教会共同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完善的人格,处理好紧张的人际关系和调整不良情绪。

  3.4  合理的心理护理可帮助癔症性精神病患者安全的度过经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谈话内容和方式,治疗中给予高度的关心和同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与合作,弄清患者内心的体验,引导患者讲述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心理问题,疏导患者的情绪,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护理方法,如解释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解答,对结合癔症的发病因素和一些症状表现,重点告诉其癔症是一种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的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不会留下后遗症。稳定他们的情绪,消除种种疑惑,同时采用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应用支持性言语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反复强调患者的优点,不注意其缺点和功能障碍,并帮助患者回答各种问题,当患者初步获效时应立即给予表扬[4]。引导他们加强自我锻炼,挖掘性格上的不足和缺陷,充分的认识自己,克服导致发病的因素,用理智的心态处理所面临的一切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战胜疾病,消除复发。

  3.5  月经是正常的生理因素,月经周期可引起情绪行为,躯体症状已渐被人们所认识,不少妇女在经前有头疼、疲乏、腹部下坠或忧郁、焦虑不安、激动、缺乏愉快等,特别是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以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喜好文艺,并具有夸张或表演性等特点,同时应激生活事件等造成原有的症状的加重,如严重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幻觉、妄想,月经可诱发起病或使病情复发,促使月经期原有的精神症状加重。护理人员应提供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如康复知识、科普知识、月经期的饮食、睡眠的知识等。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护士应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料理个人卫生,保持会阴清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入足够的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喝开水,并保证环境安静、安全、舒适。稳定患者情绪,将其安置在易观察的房间,避免刺激与干扰,室内陈设简单,排除一切危险物品,经常询问月经的量,满足患者的身心要求保证舒适安全,以防患者因身体虚弱而加重病情,增加治疗护理的难度。

    总之,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经期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所以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当然,探索出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第3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95.

  [2]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41-543.

  [3]张丽.癔症的针刺治疗及心理护理[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4):111.

  [4]周学丽.12例癔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1076.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3

作者: 张颖,翟瑜,李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