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7期

护理美学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护理美学。护士。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在各个方面创造美、演绎美,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美学不仅是现代医学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护理人员自身完善的重要手段。...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护理美学;精神科;护士 ;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在各个方面创造美、演绎美,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美学不仅是现代医学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护理人员自身完善的重要手段。护理美学作为护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1]。从护理的角度研究人们在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美的现象及护理审美规律科学。针对患者对护理美学的需求完善护理美学教育,提高护士职业形象[2],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充分调动这种潜能,把护理工作与美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护理之美,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而促进康复。为此,笔者对护理美学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护士的美和环境的美

  1.1  护士的美

  1.1.1  护士的外在美

  1.1.1.1  形体美 

  护士的制服与帽子,代表了护理专业的特征,体现了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因此,护士的妆饰要适度,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淡妆上岗,不佩戴首饰及粗大的耳环、项链,与护士角色相适应,自然、大方、健康、高雅,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蔼、可信。护士应以庄重典雅为美,站立稳重,步态轻盈,仪表大方。面带微笑,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给患者以亲切感。

  1.1.1.2  语言美 

  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中美的语言,可以使患者欢乐、怀念、轻快、得意等,还会使患者感受到关怀、被尊重,解除心理上的疾患。主动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请您配合一下”等文明用语,语调轻柔亲切,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赖。如果工作中有失误,如输液穿刺失败,要及时道歉,就会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宽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倾听和解释,切忌不耐烦甚至不予理会。语言美是护士心灵的体现,护士应该运用最美好的语言来使千差万别的患者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

  1.1.2  护士的内在美

  1.1.2.1  内在美 

  是由长期的修养形成,发自内心的一种美。是“真、善、美”的具体表现。健康着是美丽的,健康使人体增色,而疾病往往给人带来病理性改变,器官异常造成体格改变,肌肉松弛、皮肤暗淡无光、面色苍白等表现。护理人员维护患者自尊,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所以护理人员始终应热爱本职工作,尊重患者,做“真、善、美”的化身,为患者做生活护理应细心、耐心,不怕脏,不怕累,工作中“慎独”是“善”的表现;观察生活应真实、准确、及时,敏锐是“真”的再现;操作中技术娴熟、动作轻柔、姿势优美是“美”的体现。

  1.1.2.2  思想美 

  热爱护理事业,树立正确的医德功利观念,对患者一视同仁、真诚相待,及时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为患者排忧解难。当个人利益与患者以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应该服从患者及集体利益。体现护士的高尚医德和仁爱之心,树立完美的白衣天使形象。

  1.1.2.3  自信美 

  不同疾病、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都承受疾病带来的一系列的压力,自信心下降,感情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患者的病情,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不仅给患者增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也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

  1.1.2.4  心灵美 

  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均来源于心灵美。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里的美主要是指心灵美,心灵美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美,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心灵美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忠实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

  1.2  环境美 

  基础护理中的环境美是护理活动中护理措施及环境外观形式美。柔和的光线、适宜的温度、新鲜的空气、舒适的病床、协调的色彩,给患者一个整齐、清洁、安静、舒适、安全的修养环境,有助于增强对医院的信任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病房、娱乐室摆放的鲜花。

  1.2.1  色彩美

  瑞典的颜色学家卡尔-里贝格说:“我们的大脑接受颜色,我们周围的颜色能影响我们的感觉、心情,甚至能治疗一些疾病”。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颜色给患者创造温馨、优美的环境,如将走廊刷成能使人安静的绿色,床头摆上散发香味的鲜花,挂上改善心情的淡黄色或淡绿色的窗帘。

  1.2.2  声音美 

  病区保持安静无噪音,护士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要轻柔小心,尽量减少器械碰撞发出的刺耳的声音,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1.2.3  设计美 

  病房设计科学、合理,阳光充足。病房内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既方便诊治护理,又方便休息、生活。保持地面清洁,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必要时净化空气,适当喷洒空气清新剂,消除异味。

    总之,护理美学就是把病房建设成家庭氛围的病房,让患者进来后有个温馨的家的感觉。

  2  护理美在医院环境美中的应用

  2.1  医院环境社会美 

  医院环境社会美主要指医院环境建筑、布局、设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方便服务对象就医,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和诊治方便。建筑形态,以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建筑形态美、人文景观美。反映出医院的精神风貌、白衣天使的精神。

  2.2  护理美在病房环境美中的应用

  安静、整洁、舒适的医院护理环境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基本要素有:①舒适的温度、湿度,例如夏天空调,冬天暖气。②柔和充足的光线。③适宜的音响(例如娱乐室的电视)。④新鲜的空气与通风。⑤和谐的色彩。⑥安全的环境。

  3  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与护理美

    精神科护理的独特性特别重视与强调人际关系和与患者的沟通,运用语言美做好接诊工作。

    首先护士应对患者微笑服务,用“请”字当头,热情接待。做到入院有“迎声”。以减轻患者和家属对入院环境的陌生感和拘束感。以最甜美的笑容、最关爱的眼神、最体贴的语言面对患者,为患者提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成为一个连续性、整体性的服务过程。
   
  患者入院时,由门诊导医电话通知,病房护士亲自前往迎接,陪同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沿途中了解患者的大致情况并介绍本科特色(全封闭无陪人病房及开放式病房)。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与住院制度,消除患者的紧张和不安、使家属或患者对精神疾病有个初步认识,减轻心理压力,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进入病房后介绍医院设备、饮食和漱洗卫生条件、病房主治医生,主管护士 。 住院期间由主管护士全程负责进行相关精神疾病知识和医疗信息的传达和沟通。并经常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与联系,适时将患者的病况告知家属、减轻家庭成员的焦虑与担忧。向家属提供精神科患者家庭护理咨询及电话回访,给予相应指导,以促进精神科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减缓衰退。出院时有“送声”。开展愈后延伸服务及电话咨询服务。并送上爱心联系卡赠与患者或家属。其内容有:爱心嘱咐语、急救电话、咨询电话、  病区简介、病员及家属须知等。有条件写上患者主要病情、治疗用药,需要复查时或住院治疗者可直接进入病房治疗。起到急救指南作用。从而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4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与护理美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常用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护理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娴熟准确的技艺能力,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

  4.1  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重视护患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精神科的护理特点,让护理工作流程适应患者的需求,实施整体护理。操作中关心、体贴患者、动作轻柔,使患者产生温暖如春的护理技艺美感,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体现护理人员对患者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认真、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隔离原则、药疗原则等,做到技术上精益求精。护理人员要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积极实践“真情满病房、处处有护士”的护理服务承诺。

  4 3  护理操作行为美 

  行为是内在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护理操作工作中,护士对患者要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和体贴入微的照顾、换位思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处处体现出诚实可信之美德,有良好的慎独修养。具体实践要求做到精细美、和谐美和娴熟美。如在输液前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输液时应“一针见血”;一丝不苟的无菌技术;铺床时中线对齐、四角方正平整的外观美;抢救患者时镇定自若,争分夺秒,忙而不紊;肌注时应做好“两快一慢”,达到“无痛注射”的优美技艺等精细美。

    和谐美是指医护、医患配合得当,体现在为患者护理时的轻柔美。娴熟美是操作中动作规范、敏捷、准确、熟练。

    所以各种操作应给人以流畅、美的享受。

  5  患者健康教育与护理美

    健康教育护理理念道出了人们心灵深处对美与关怀的期望,提出了人性中最基本最真实的需求。同时给我们新时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临床护理已走出了单纯的技术范畴,人文关怀、护理美学应融入我们的日常护理工作之中[3]。

  5.1  搭建健康交流平台 

  为满足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美学角度提高精神病患者对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充分利用环境因素,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让患者置身于各种健康的活动中,可转移病态注意力、减轻病态体验,克服病中的负性情绪,纠正病态行为。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可改善认识功能,增强集体观念及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和毅力,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治疗中采取欣赏和参与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自我调节,减少住院的紧张、孤独心理、激发对生活、工作的兴趣、进而把自己与社会的要求相联系,提高患者社交和工作技能,从中自我体现其社会价值,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例如:抑郁症的患者自卑心理。

  5.2  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 

  根据病情不同,由主管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例如:N症患者应多参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重性精神病患者大部分无自知力。这时应由我们护理人员安排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地对患者教育的落实,使护士不断积累经验,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例如:治疗性工娱疗:扫地、拖地等轻微的体力劳动。

  5.3  针对性、目的性

  健康教育的同时辅以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旨在弥补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恢复社会交往能力的行为性心理治疗,消除异常行为,建立所需行为。根据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害怕疾病复发;担心出院后被别人看不起、工作能力、劳动能力下降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担心夫妻关系不和或找配偶难,影响生育等;服药后害怕身体发胖、变笨等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对患者逐步、反复多次的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健康教育,强化患者记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由主管护士根据对不同患者当前生活社会能力的评估,制定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并逐步实施。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加快疾病的转归。例如安静性工娱疗:棋类、打扑克、书法、让患者写日记、写疾病心理体验、阅读书刊画报等。

  5.4  实施集体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主管护士带领患者小组组长每天组织一次集体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特点、患者的健康需求、文化水平等逐一精心、耐心讲解,护理人员要带着最大的职业涵养去理解精神病患者,充分体谅他们的心理活动,了解病情变化,积极调动精神病患者的正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使患者树立健康观念,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每天护理查房或与患者谈心、讲解精神科的知识。集体竞技性工娱疗:户外参观游览,我院每年组织的拔河、钓鱼比赛。振奋性工娱疗:如唱卡拉OK,健身操、欣赏电视等。

  6  患者生活护理与护理美

    在护理工作中,只有坚持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护理美的最高境界[4]。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自我保护能力降低、不能满足自我生活照顾需求,不能有效地保持人体美、维护舒适。例如:孤僻、懒散、兴奋、躁动、违拗、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蜡样屈曲等异常行为。护理人员应用心灵美做好患者的清洁卫生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环境护理。

    例如:每天给患者喂水、喂饭,晚上协助患者入厕,处理大小便。女患者处理经期卫生,男患者修剪胡须等。

  7  护理文件记录、病案书写与护理美

    护理文件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患者观察和实施整体护理过程的原始文字记载。它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上具有特殊价值、同时它还是法律证明文件。护理记录可以全面地反映医院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护理文件书写应体现科学、规范、真实、美观之标准。

    根据《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护理文件包括体温单、医嘱本(联系本)、医嘱记录单、护理病情记录单等。它的作用是真实记载患者主客观资料和护理措施,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在医疗诉讼上具有法律效力。《医疗事故处理条件》中明文规定:体温单、医嘱单、护理病情记录单是患者可复印的资料、是医疗事故“举证倒置”技术鉴定的重要证据。观察与交流的技巧是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前提[5]。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严格要求其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7.1  真实、准确性 

  真实可靠是护理文件具有客观性的法律性的重要原则。在书写时注意专业用语表述真实的病情表现和治疗情况,以便医生参考,使护理文件科学化、规范化,体现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7.2  客观及时性 

  护理文件是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护理人员对其执行医嘱治疗、抢救护理等措施的依据及见证。护理文件不允许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补记,而应遵医嘱实施有效地记录。如遇抢救患者,也该在抢救完后及时补记、避免护理文件记录与患者病情的客观事实出现偏差。杜绝伪造记录内容。例如:意识的清晰度,测T、P、R、BP,特殊用药的原因等病情变化。

  7.3  简明、连续、完整性 

  简明扼要是一切文件所必备的条件,对护理文件则更为重要。文件的书写要突出重点、语言精炼,能说明问题、避免出现废话、套话和空话、力求表达明确。书写中不允许漏记、缺项、刮、涂、改。医疗护理文件应保持完整性、不能丢失、损坏或随意拆散、外借等现象。

  7.4  字迹清晰 

  按照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护理文件应用楷书书写,字迹应工整、端正、清晰、易于辨认和理解,同时避免错别字,书名处理要书写记录者签署全名,使护理文件看起来整洁、美观。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与否直接反映护士的业务素质。

    总之,护理美学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适应现代化护理发展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的实践要求,是我国医院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中护理人员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护理美学、学习美学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审美文化修养,大力开展护理工作美学实践与应用,创造健康美,满足人民群众对我国护理事业的较高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琴英.重视美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2004,3(3):292-293.

  [2]陆萍静,骆金铠. 病人对护理审美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11):12-14.

  [3]肖丽芳.浅谈人文关怀与护理美学[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4,4(6):85-85.

  [4]吴春梅.护理美学在的运用整体护理工作中[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88-1688.

  [5]蒋雪妹.《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前后护理记录质量的比较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9):69.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山东 济宁 272051

作者: 许丽荣,岳淑英,姬玉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