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8期

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61例术后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护理体会唇腭裂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它不仅造成患儿容貌上的畸形,还造成语言功能上的残缺,致使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1]。为了恢复正常的吸吮、发音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防止语言发音迟缓而致心理障碍,需及早给予手术修复。我院自2001年至2006年共为......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护理体会

  唇腭裂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它不仅造成患儿容貌上的畸形,还造成语言功能上的残缺,致使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1]。为了恢复正常的吸吮、发音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防止语言发音迟缓而致心理障碍,需及早给予手术修复。
   
  我院自2001年至2006年共为61例患儿进行了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唇腭裂患儿的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61例,其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6个月~4岁;其中,唇裂36例,腭裂25例。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采取全身麻醉,术后麻醉未清醒,应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意识、瞳孔、心率,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氧饱和度值应保持在95%~100%。取侧卧位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清醒前的躁动,严密观察有无喉头水肿及舌后坠。加固床栏,以防坠床。

  2.2  喂养护理

  2.2.1  奶瓶喂养  选择可挤压的塑料奶瓶,奶瓶为十字型开口为宜,因为十字型开口在受到压迫时才会打开,患儿不易被呛,将奶嘴朝向正常腭部,不要朝向腭裂部位,以免乳汁反流。当患儿吸吮时会有大量空气吸入胃内,轻叩患儿背部,使患儿打嗝以排出空气。

  2.2.2  勺喂养  对唇裂畸形较严重的患儿,用母乳或奶瓶喂养困难较大,可采用勺喂养,将小勺放在患儿嘴上停留一定时间,诱导患儿将唇部移向勺中食物,这是唇裂修复术后提高唇部运动功能最好的训练。

  2.2.3  喂哺次数增加  患儿营养状况是决定其健康发育及手术成败的关键,唇腭裂患儿由于口鼻腔相通,口腔负压不能产生,不能正常有效的进食。术后2周进食流食,3~4周改半流食,以后改为普食,少量多餐,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

  2.3  伤口护理

  2.3.1  预防感染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每日呋喃西林口腔冲洗,唇部手术切口不加敷料。

  2.3.2  预防手术切口出血裂开  术后2h保持患儿安静,切勿大声哭叫,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每日75%乙醇消毒切口,每天2次,切勿用力擦拭切口,预防切口裂开,勿使患儿双手抓伤切口。必要时使用约束工具,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啼哭。

  2.4  口腔护理  因口腔生理条件发生改变,口腔中常有奶液和黏液积存,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发生呛咳或感染。喂奶后患儿应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口腔中的残奶应及时清理干净。清理时应尽量避免刺激缺陷部位,否则使患儿有不适感。在炎热天气,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做口腔护理。

  2.5  面部护理  患儿总有奶液或唾液流出,一些患儿可能出现面颊部潮红或皮疹,增加患儿不适感,故应用棉签蘸温水及时擦洗并涂上植物油。另外,因不能正常吸吮,患儿的面肌、咀嚼肌得不到锻炼,可影响面部发育,而且还影响语言功能,故应经常对患儿面部进行按摩。

  3  健康教育
   
  医学模式的转变,患儿、家属已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还希望了解疾病的知识。患儿术后解剖功能的恢复还应有相应的语音治疗,语言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或减少不正确的鼻音化发音、错误发音及代偿性发音[2],因而健康指导对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腭裂术后1~2个月开始进行语音训练。其训练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练习腭及咽部的肌肉活动,使其有效地完成腭咽闭合运动,如吹气球;第二阶段:发音练习,这一阶段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单音练习,第二步是练习单音拼音,第三步是练习语句及说话。

  4  小结
   
  唇腭裂修复术的目的除恢复唇鼻部的自然美、封闭裂隙恢复腭部解剖形态、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以利于恢复语音功能外,还应使上颌骨的发育不受手术创伤的影响。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不仅与手术方法、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有关,同时与手术年龄选择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早期手术(12~18个月以前)可使发育效果趋于正常,防止随患者生长发育而产生发育器官的异常代偿性运动。通过研究发现,晚期手术患者(4岁以后)尽管恢复了软腭的长度和宽度,但软腭的运动不良,无法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因此认为,早期手术恢复了软腭神经肌肉的功能,使软腭再发音时能形成较好的腭咽闭合,利于语言的恢复。晚期手术患者腭咽闭合不良,是因为其软腭神经肌肉在长期废用条件下失去运动功能。因此,早期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好的发育效果,在保证患儿安全,尽量减轻对上颌骨的损伤条件下,应尽早施行腭裂修复术,以利于患儿语音功能恢复。   
   
  总之,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仁爱之心,对唇腭裂患儿付出更多爱心,精心护理与治疗,对他(她)们比正常儿童多一些呵护。

【参考文献】
    [1] 李英姿,朱 影,赵玉珍,等.300例腭裂病人术后语音训练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1,15(4):232.

  [2] 李秋桂,董翠萍.腭裂术后语言恢复训练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2003,17(2B):216.

  [3] 郭 宇,何 莉.新生儿唇腭裂护理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9):42.

  [4] 陈雪梅.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68例护理体会[J].柳州医学,2006,19(1):49-50.


作者单位:宁夏儿童福利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作者: 官清梅,范篆玲,李丽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