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8期

胸腰椎结核7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1]。2002~2007年我院收治胸腰椎结核78例,均对其实施了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2~2007年收治胸腰椎结核78例。病灶部位:胸椎9例,腰椎51例,胸腰椎18例,其中,不能行走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围手术护理

  手术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1]。2002~2007年我院收治胸腰椎结核78例,均对其实施了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2007年收治胸腰椎结核78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31岁。农村居民69例,占88.4%。病程3个月~3年,平均9个月。病灶部位:胸椎9例,腰椎51例,胸腰椎18例,其中,不能行走6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故术前心理疏导对患者非常重要。有些患者卧床时间久,对治疗、生活失去信心。大部分病人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差,因而心理负担较重,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耐心地与病人交流,告诉他们经过手术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并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病例,打消病人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本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并发脓肿后更使机体消耗增大。病人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食物要富于营养、易消化,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如豆浆、鸡蛋、鱼、瘦肉及蔬菜、水果等。同时,应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及其色、香、味、形等,以促进消化,增加食欲。贫血严重者可进行少量多次输血。术前口服抗结核药3周,以保证手术成功,避免术后病变复发或扩散。同时,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强调漏服或停服药物易导致耐药而增加治疗难度、延长疗程的不良后果。术前1d,常规备皮,包括两侧髋部皮肤,为术中取髂骨移植作准备。备血,做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要求病人洗澡,更换内衣。为预防感染,术晨30min给予抗生素,并备好异烟肼注射液4ml、链霉素2g,以便术中灌注使用。

  2.2  术后护理  术毕去枕平卧6h,以后每2h协助病人翻身1次,要正确掌握翻身的方法,以防止脊柱扭曲造成植骨块松动或移位。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2h测量1次,体温每4h测量1次。全麻病人未清醒者,应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胸椎结核手术易损伤胸膜,术后易并发气胸,因此,应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术后将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并固定好引流管,防止扭曲、脱落,保持引流通畅,及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防止植骨块脱落[1]。患者即将清醒时可能会出现躁动,此时要加强监护,防止躁动引起植骨块脱落。

  2.3  预防并发症

  2.3.1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50% ~60%,温度23~25℃。鼓励病人咳嗽、咳痰,练习深呼吸。痰多无力咳出时,应给予化痰药物及雾化吸入。出汗多者要经常擦身、更衣,以防感冒

  2.3.2  预防腹胀及便秘  卧床病人由于肠蠕动减慢,使水分过分吸收,易致便秘。故应补充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多饮水。

  2.3.3  预防静脉血栓  由于手术前后长期卧床,极易并发静脉血栓。术后应按摩各关节,4次/d,每次30min,以防止关节粘连、强直,促进血液循环。定时翻身,非制动部位应主动练习关节的屈伸运动或肌肉的主动收缩运动。

  3  出院指导
   
  合理调节饮食,加强营养摄入。避免疲劳过度,继续卧床休息满术后3个月。结核病灶治疗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术后须坚持抗结核治疗1年,不能因植骨融合及症状消失而中断服药。向患者家属讲解抗结核药物的剂量、用法及保存方法、不良反应等。用药过程中出现耳鸣、听力异常应立即停药,同时警惕肝功能受损及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治疗期间每2~3个月复查1次,包括X线摄片、肝肾功能及听力。

【参考文献】
    [1] 张 强,洪标辉,游佩涛,等.前路病椎切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2):728-73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作者: 历素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