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9期

河南人社区心理调查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近年来河南人在外的形象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对河南人的社区心理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河南人的相应特征,和社会上关于河南人的说法的关联程度,并分析河南人存在的问题。开放式访谈的问题是“谈谈您对河南人的看法”。结果: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确定关于河南人人格特征的评价性的词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近年来河南人在外的形象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对河南人的社区心理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河南人的相应特征,和社会上关于河南人的说法的关联程度,并分析河南人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开放式访谈的方法,对213 人进行了调查。开放式访谈的问题是“谈谈您对河南人的看法”。结果: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确定关于河南人人格特征的评价性的词汇823个,其中频次超过10次的正向和负性词汇分别是12个。结论:对这些词汇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相关文献,确定了关于河南人人格特征的13个维度。

【关键词】  河南人 社区心理 开放式访谈

  The commnity mental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n Henan people

  Gu Qian,Liu Y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Hanan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here are emerging some problems on the outside image of Henan people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e author conducted a survey in Henan people community mental to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Henan people, the association degree of the viewpoint about Henan people in society,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Henan people. Methods:We adopt the open-style interview method and investigate 213 people located in different places, the open-style interview question is "the view of you to Henan people".Results: By analyzing the interview outcome, we make sure 823 evaluation vocabulary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in Henan province. Twel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glossaries appear more than 10 times in our all questionnaires.Conclusions: By analyzing, classifying those vocabularies, and combing wit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based on our research, we confirm and identify 13 dimensions 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bout Henan people.
   
  【Key words】Henan people;Community mental;Open-style interview
   
  社区心理是一个国家中某一特定社会区域内聚居着的各种群体或绝大多数人所显示出一种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倾向,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关于社区心理研究国内外都曾有之,它是包括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文化人类学家在内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问题[2]。但是,日前在国内,以省、市为社区来进行心理研究的文章还很少,对于河南人的研究多数为理论分析的定性研究,而对于河南人心理行为特点的实证研究很少见。笔者将从实证的角度对河南人的社区心理进行探究,为河南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一个客观的心理学依据,也为河南人进行理性分析与反思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科学的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倍受瞩目,科学发展的关键还是要靠人的因素[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区域人口流动性增强。就河南的区域形象的现状而言,河南形象优势明显,劣势突出,概括起来就是知名度高,而美誉度差,构成河南知名度高的基础主要是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其形象主要是自发形成和祖先遗留下来的。另一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赋予的。而美誉度差则是河南人在对外交往中人为造成的。笔者将从实证的角度对河南人进行反思,了解河南人的社区心理,找出在对外交往中影响河南人美誉度的因素,从而着力改善这一状况,因为河南不太好的区域形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而影响了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河南社会全面发展的步伐。

  1  研究方法与被试

  采用开放式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问题是“您认为河南人是什么样的?”。访谈者记录访谈对象关于对河南人的评价。访谈共选择了213名被试者,被试的选择依据区域进行界定,以期从调查中得到更客观、更全面的结果。其中男性112人,女性101人;一直在河南的河南人是48人、外出打工的河南人是40人、外地工作的河南人是45人、在河南居住的外地人是36人、外省人是44人。

  2  结果分析

  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分析,确定形容河南人的词汇823个。其中一直在河南的河南人的评价性词汇256个、外出打工的河南人对河南人的评价性词汇147个、在河南居住的外地人对河南人的评价性词汇102个、外省人对河南人的评价性词汇171个、在外地工作的河南人对河南人的评价性词汇140个。
   
  在对这些评价性词汇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挑选出频次出现超过两次的词汇是94个,考虑到进一步研究需要更高的概括程度,笔者对这些词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确定了高于10次的评价词汇。其中正性评价高于10次的词汇见表1。表1  正向评价高于10次的词汇(略)
   
  其中负性评价高于10次的词汇见表2。表2  负向评价高于10次的项目(略)

  从表1中可以看出,正向评价较高的词汇大多是与中国传统美德相应的内容,比如勤劳善良、吃苦而劳、朴实等等。中原地区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河南人勤奋劳作的社会风气十分浓厚。《宋史·地理志》载京西路“其民恭农桑,好稼穑”,京东路“其俗勤农耕纤”[4]。查看河南各地的古籍县志,河南人朴实这一特点非常明显。古籍《淮阳县志》载,当地人“民敦质朴,士守礼义,告奸绝无”;《洛阳市志》载当地人“古穷理学,兼习辞章,敦厚不华”;《禹州县志》载当地人“重厚知义,尚信好文”等[4]。
   
  河南人有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和中庸之道的文化心理传统[5]。人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真伪的尺度都是从先贤明哲、四书五经中严格推衍派生出来的,这些尺度、准则、规范都是千古不变的,“天理人情经古不变”。长此以往,形成了河南人循旧制,只求同,不求异,明哲保身,正统保守,缺乏创新的文化心理定势[6]。河南位于黄河流域,数千年前就已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今天河南仍然是农业大省,经济以农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多。在许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和边远山区,农民整年累月把生命的能量倾注在的土地上。所以就会出现表2中的那些落后、素质低、无创新意识等词汇。另外,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思想观念的存在,使人们在心理和行动产生对资本原始积累的冲动,所以就有坑蒙拐骗、贪小便宜和没有信用的情况出现。
  
  通过对这些评价性词汇的分析,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了河南人社区心理的13个维度:勤劳节俭、质朴忠厚;聪明能干、锐意进取;友善诚恳;诚实善良、乐于助人;注重亲情、礼让好客;热情直爽、踏实认真;正统保守、守乡眷土;愚昧落后、缺乏创新;自私自利、坑蒙拐骗;冲动鲁莽、土气粗鲁;散漫懒惰、奸诈狡猾;遭人歧视、自卑怯懦;缺乏诚信。

  3  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人口流动性增强,区域之间的交往增加。改革开放后打破了阻碍人们行动自由的壁垒,这就为大量的河南人外出闯荡提供了方便。外出的年轻人多来自农村,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是封闭、保守的指代,是远离现代文明的象征[7]。河南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人口增长了,教育资源没有增加就相当于教育资源减少了,因此河南人出外打工所从事的职业普遍较低[8]。这就加大了让更多人对河南人形成落后等看法的可能性。
   
  在涉及河南人的评价性中,中性的评价相对较少,非褒即贬。这是一种不太正常的倾向:对河南人的评价,越来越趋向于两极。河南人的一些负面的事情,经过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的宣传,使了解的人数迅速增加。但是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媒体和网络传播的评论越来越有可能异化为公共性的意见,主观性的评论变成了客观性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观众和读者的主观判断。
  
  河南人目前的这种状况越来越接近地域歧视。地域歧视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由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人类的心理活动引发的一种不公正的舆论倾向[9],歧视已经深化为一种潜在的心理状态和政治文化趋向,并慢慢趋向公开化和明朗化。从心理上来讲歧视可以形成一种力量,歧视的一方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处于优势时,便更加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议论,而被歧视者发觉自己处于劣势时,为防止可能的孤立而保持沉默,这种虚拟的心理压力形成了沉默的螺旋,一方的沉默造就了另一方意见的增长。
   
  抽象出了河南人社区心理的维度,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是编制河南人社区心理的问卷,通过河南人自评和外地人评定的方式对河南人社区心理作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埃利奥特·阿伦森著(美)郑日昌等译.社会性动物[M].新华出版社,2002:38-43.

  [2]杨德森.中国人的心理解读[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9-40.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3-116.

  [4]马志强.点评河南[M].书海出版社,2004:108-112.

  [5]孙法智.在历史与现实中重新打造河南形象[J].河南社会科学,2002,(3):87-93.

  [6]张向持.解读中原[M].作家出版社,2002:205-213.

  [7]张向东.河洛文化与河南人[J].社会科学家,2005,(2):139-141.

  [8]吴圣刚.论当代河南的精神生态[J].河南社会科学,2006,(3):140-142.

  [9]周全德.彰显中原伦理精神,构建河南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家,2005,(2):57-59.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 新乡 453003

作者: 顾倩,刘洋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