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0期

子宫全切除术心理干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子宫全切除术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行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士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指导并加强与家属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子宫全切除术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行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士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指导并加强与家属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对其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子宫切除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心理干预

  大数患者中缺乏子宫全切术的基本知识。有很多患者认为,全子宫切除后,女性特征会消失,会加快衰老。故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理焦虑、抑郁,影响她们的生活。我院对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予以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行子宫全切术的住院患者86例,年龄38~60(42.8±1.2)岁,其中,子宫肌瘤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子宫腺肌瘤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中专)38例、大专及以上36例。住院时间平均11.3d。对以上病例进行随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病种、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86例患者于入院后及术后3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组成:①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性心理状况。②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变化。

  1.2.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2名从事妇科护理工作10年以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如下: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针对手术后果及解剖生理功能的改变进行详细讲解,使患者了解切除子宫仅是丧失了生育功能,而不会影响女性特征及加速衰老。②体现人文关怀。予以心理安慰和行为指导,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及时发现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③与家属沟通联系,鼓励多探视,让患者时刻感受来自家庭的关心与呵护。尤其对丈夫加强解释,改变其对手术的认识偏差[1]。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3个月心理状况比较 

  子宫切除患者都有不程度的焦虑、抑郁。子宫全切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子宫对妇女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面临这种手术,常使患者感觉生命凋萎,容易产生忧郁、焦虑、依赖、不信任、自觉是个没有用的人等情绪反应。本文结果与上述观点相符。

  2.2  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及其配偶进行以下的健康教育:用简明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图表说明生殖器官,尤其是子宫、卵巢的不同解剖、生理知识,着重阐明子宫全切不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不会使其女性魅力降低,更不会发生男性化、衰老加快等[2]。恐惧和焦虑的区别在于,引起恐惧的威胁是具体的,如手术、死亡等,焦虑是一种与不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关的忧虑和不安,恐惧可向内转化,并在适应时产生混乱而变为焦虑。恐惧和焦虑都能引起机体平衡失调,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本组患者同时存在恐惧和焦虑,因此,必须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情绪干预,设法去除恐惧、焦虑的诱因和原因,让患者真正理解恐惧和焦虑对康复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珊,白芳,王亚平,等.心理干预对减轻术中恐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3):68.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作者: 王秀兰,韩雪,李佳境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