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1期

糖尿病足18例治疗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以及局部创面处理,促进创面愈合。结论:糖尿病足病变是可防可治的,通过加强对有危险因素的预防性的保护,糖尿病患者截肢中至少有50%属于可以防止的。因此,做好足部的保健和护理、及早地诊断、合理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以及局部创面处理,促进创面愈合。结果:15例临床治愈,2例好转,1例未愈截肢。结论:糖尿病足病变是可防可治的,通过加强对有危险因素的预防性的保护,糖尿病患者截肢中至少有50%属于可以防止的。因此,做好足部的保健和护理、及早地诊断、合理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DF)是因糖尿病(DM) 神经病变,未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常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单独或共同发生作用,它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为主要特征,治疗上颇为棘手,处理不当,常常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疗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8年1月至今,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1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糖尿病足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46~74岁,平均60.2岁;糖尿病病程5~16年,平均血糖(17.2±4.6) mmol/l,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11.4±1.6)%。诱因主要为外伤5例, 热水袋烫伤4例,剪脚趾甲损伤3例,鞋码大小不适拥挤者2例,蚊虫叮咬后2例,其它原因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远端麻木、刺痛,感觉、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变黑,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跟溃疡5例;足趾溃疡6例,足底溃疡3例,小腿下部溃疡4例;其中溃疡深达肌腱和骨6例、肌层3例,坏疽3例,合并蜂窝组织炎5例,骨髓炎1例。

  1.2  诊断标准 

  DM的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9年标准;DF的判断依据是:足部分或全部皮肤肿胀、溃烂、溢脓,软组织坏死或骨质破坏,足部分或全部皮肤变黑、干枯、坏死[1]。

  1.3  检查方法

  1.3.1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的检查主要是了解患者是否仍存在保护性的感觉。尼龙丝检查是较为简便的方法:采用10 g尼龙丝(Semmes Weinstein),一头接触于患者的大足趾、足跟和前足趾,此时能感到足底尼龙丝,则为正常,否则为不正常。不正常者往往是糖尿病足溃疡的高危人群,并有周围神经病变。

  1.3.2  皮肤温度检查 

  如放杯温热水,将音叉或一根细不锈钢小棍置于水中,取出后置于患者的皮肤让其感觉,同时与测试者的感觉作比较。

  1.3.3  周围血管检查 

  足背动脉搏动,通过触诊,扪及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来了解足部大血管病变,这是简便的、传统的、也是有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足背动脉搏减弱或消失与年龄关系密切。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往往提示患者有严重的周围病变,需要进行密切监测或进一步检查。

  1.3.4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的检查

  常常很难判定足溃疡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很难判定感染是表浅的还是深部组织的,以至引起脓肿或骨髓炎。深部组织感染常导致下肢或足的坏疽,因而了解有否感染非常重要。局部感染的征象包括红肿、疼痛和触痛,但这些体征可以不明显甚至不存在,尤其是有神经病变的足,应用探针探查疑有感染的溃疡。如发现窦道,探及骨组织,要考虑骨髓炎。可利用探针取溃疡底部的标本作细菌培养。针吸取样也具有特异性,但是缺乏敏感性。皮肤表面溃疡培养出的细菌常常是污染的细菌,缺乏特异性。

  1.3.5  X线检查
 
  X平片可发现局部组织内的气体,这一点说明患者有深部感染。平片上见到骨组织被侵蚀,说明有骨髓炎。

  1.4 治疗 

  糖尿病足的防治目标是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极大地减少相关的医疗支出,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具体方法如下。

  1.4.1  一般治疗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积极去除诱因,消除一些已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忌烟等,以及限制活动,减轻体重等。

  1.4.2  基础治疗 

  全部患者采用胰岛素注射和饮食治疗,饮食总热量和营养成分具体化,使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4.2~7.8 mmol/L。

  1.4.3  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足感染后的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其次是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和厌氧菌等。入院后尽早取病灶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先用常用抗生素治疗,待培养结果后改用有效抗生素,此外还需加用抗厌氧菌药。

  1.4.4  支持治疗 

  进食高蛋白饮食等改善营养;使用扩血管药如前列腺素E1 10 μg静脉滴注以及山莨菪碱等,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改善微循环。可用B族维生素改善神经功能。

  1.4.5  创面处理 

  ①清除坏死组织,切除坏疽部位,切开脓腔引流分泌物。②溃疡面用2%过氧化氢冲洗,再用0.9%氯化钠液清洗。③覆盖敷料可防止创口进一步受损,减少感染的危险,保持创口愈合的理想环境。可用庆大霉素、山莨菪碱、维生素B6、胰岛素混合液湿敷[2]。

  1.4.6  加强护理 

  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防止足受压,每天检查足部皮肤的色泽、足背动脉搏动。宣教糖尿病足的保健知识,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糖尿患者糖尿病足难以治愈的心理顾虑。

  2  结果

    本组18例,临床治愈15例,占83.3%;好转2例,占11.1%,未愈截肢1例,占5.6%。治疗时间22~104 d,平均50 d。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晚期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危害极大。糖尿病足是发生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由缺血、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加重病情。在治疗上不仅仅要抗感染、控制血糖,而且还要积极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营养末梢神经,改善神经功能。笔者应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在控制血糖和抗感染的基础上,活血化淤,营养神经,改善局部供血,局部清创处理,使脓液引流通畅、感染容易得到控制。创面的局部处理通常是在溃疡面清创的基础上,采用庆大霉素或甲硝唑抗感染[3]。山莨菪碱扩张血管, 前列腺素E1通过调节神经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浓度,使血管扩张,对末稍血管病变有一定疗效。正常情况下,对微循环的调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B族维生素静脉滴注及局部湿敷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功能。
   
  另外,糖尿病足的创面处理需要较长时间的换药,耐心细致的护理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有特殊臭味的溃疡面的清创、换药,更是对医护人员责任心的考验。宣传糖尿病足的保健知识,教导糖尿病患者重视足部护理,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防治各种诱发因素。笔者认为,采用静脉及局部用药,控制糖尿病足患足感染,严格控制血糖、促进溃疡面结痂愈合,从而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唐兰,朱西娥,李士明,等.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4(16):203.

  [2]梁俊成,赵以慧,张辉.局部使用胰岛素治疗皮肤粘膜溃疡52例[J].新医学,1998,29(2):112.

  [3]窦维萍,蒋德芳.前列腺素E1,甲硝唑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1999,16(3):166.

  [4]赵通洲.前列腺素E1 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初步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2):109.


作者单位:(高邮市送桥中心卫生院,江苏 高邮 225651)

作者: 徐爱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