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1期

子宫腺肌病12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1],为了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因素及诊治方法,现将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子宫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120例,患者年龄30~53岁,平均4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1],为了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因素及诊治方法,现将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子宫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120例,患者年龄30~53岁,平均41.5岁,均有孕产史。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表现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子宫体均匀性增大72例,不规则增大49例。痛经93例,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84例,腹痛31例,无症状20例。

  1.3  术前B型超声检查 

  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共64例,误诊率达46.7%。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 

  本组病例经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子宫腺肌病94例,合并子宫肌瘤23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

  2.2  手术方式 

  本组病例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56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41例。

  3  讨论

  3.1  病因分析 

  目前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从子宫生理构成来看,子宫内膜与肌层之间缺少黏膜下层,而黏膜下层对反向黏膜生长有抵制作用。妊娠、分娩、子宫壁的创伤,易导致基底子宫内膜向肌层内生长而致病。本组病例120例均有孕产史。因此,多次妊娠、分娩、宫腔操作和子宫体手术可能是诱发本病的关键因素。同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因雌激素的异常升高导致子宫内膜的增生,引起腺肌病的发生[2]。本组病例患者年龄在36~53岁之间的占75%,此年龄阶段女性体内的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处于不稳定水平,可出现代偿性雌激素相对升高阶段,促进本病的发生。本次调查结果与文献报道相近。

  3.2  诊断方法 

  目前国内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妇科检查及超声,确诊需病理学检查,术前诊断率较低,约为51.4%左右[3]。本次分析有诊断价值的因素包括:(1)年龄:36~53岁是本病的高危年龄阶段;(2)病史:多次妊娠、分娩及宫腔操作、子宫体手术是诱发本病的高危因素;(3)进行性加重的继发性痛经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4)B超的图像特点为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轮廓尚清晰,子宫内膜线可无改变或稍弯曲,子宫切面回声不匀,有时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5)其它诊断方法:国外较多应用核磁共振(MRI),但因其价格昂贵,国内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CA125已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疗效观察,CA125>35 μ/ml时,腺肌病的可能性大,并且CA125在监测疗效上有一定的价值[4]。

  3.3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子宫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组资料均为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行子宫全切术占65.8%,子宫次切除术占34.2%。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应加深对子宫腺肌病的认识,当患者出现月经紊乱、进行性加重的继发性痛经以及B超检查的特征表现,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本次笔者仅分析了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他手段如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切割术等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伯宁,陆丽华.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原因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3,9(6):315.

  [2]孙伟杰,周应芳.子宫腺肌病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4(2):153-155.

  [3]车坤兰,李锦玉.子宫腺肌病167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3,31(1):63-64.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7.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计划生育科研所,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作者: 谷晓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