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3期

兴趣小组活动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在恢复期精神病患者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观察其对生活质量(幸福感)产生的影响,以探讨丰富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文化生活的方法。方法:将11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兴趣小组和对照组。兴趣小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兴趣活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在恢复期精神病患者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观察其对生活质量(幸福感)产生的影响,以探讨丰富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文化生活的方法。 方法:将11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兴趣小组和对照组。兴趣小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兴趣活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AN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每4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兴趣小组患者于训练后其幸福感指数明显升高,阴性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兴趣小组活动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为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  兴趣活动;慢性精神病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生活质量

  The effect of interest group activities to chronic mental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YU Zuo-yin, GU Yan, SHEN Yi, et al

  (The First Mental Hospital of Shanghai Civil Administration Bureau, Shanghai,2011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Launch interest group moves in recovery mental patients, observe the effect to their quality of life (happiness). Explore the method to rich long-term chronic mental patients' cultural life. Methods:110 mental patients who satisfy the group standard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est group and comparative group. Interest group carries out varieties of interest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re, comparative group only gives the conventional recovery treatment and car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are used to appraise the results of all inpatients every four month before and in the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aining, patients' happiness index in interest group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e improvements of negative symptoms are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omparative group, P<0.05.Conclusions: Interest group activities have the distinct improvement effect to chronic mental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y contribut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atients returning the society.

    【Key words】Interest activity; Chronic mental patient;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 Quality of life
       
  慢性精神病患者因残留的精神症状,病程迁延和长期住院导致的退缩、少动、兴趣缺乏、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精神病事业的重视,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逐步得到关注[1]。我院尝试对一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对照研究,来探讨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入组对象来自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病院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入组标准:符合CCMD-3中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病程≥3年;年龄≤74岁;病情相对稳定,精神症状无明显波动;无严重躯体合并症;经《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评定分类,将三、四级康复类别(即恢复期)患者入组;并进行兴趣活动摸底调查,对有兴趣要求者入组。共筛选出11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兴趣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人,均为男性。训练途中兴趣组出院1人,病情复发1人而退出,最终剩53人;对照组途中出院5人,最终剩50人,两组共计103人。训练期间所有患者原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维持不变,多数以氯丙嗪和氯氮平等药物治疗为主。兴趣组年龄27~73岁,平均(48.06±9.97)岁;病程3~56年,平均(21.51±12.26)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每日剂量(折合成氯丙嗪)(355.96±194.50) mg/日。对照组年龄26~74岁,平均(49.04±9.97)岁;病程3~54年,平均(24.27±12.26)年,抗精神病药物每日剂量(385.42±192.40) mg/日。两组在年龄、病程和服药剂量上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采取随机、前谵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10名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入兴趣组和对照组。兴趣组进行各项兴趣活动,对照组安排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训练时间从2006年12月起至2007年12月止。

  1.2.1  兴趣项目 

  共设6项兴趣活动,分别是①绘画小组:基础学起,设素描、吹管画、树叶画、水粉画、油画等;②卡啦OK;③棋牌:象棋、80分、争上游等;④球类:乒乓球和羽毛球;⑤英语小组:英语课文、沙龙、歌曲;⑥手工小组:折纸、拼图、编制等。

  1.2.2  患者分组 

  娱疗员先对兴趣组的患者进行兴趣活动的摸底调查,然后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进入上述六个小组进行活动。其中有22人参加2个以上项目,最多者参加了4个项目。

  1.2.3  活动安排 

  每个项目每周活动两次,每次1~2小时。六个项目安排为:周一至周五为上、下午各一次,周六和周日只为下午。每个项目均有治疗师组织并指导,各小组民主推荐出1~2名患者担任组长,协助治疗师工作,如帮助召集人员,保持卫生、纪律等。

  1.2.4  评估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2]和《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3]作为评估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由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量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其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原量表共有33项,本研究删除了第22条中不适合本国测查的11项,最终为22条问句。由1名主治医师和1名住院医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每4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量表评定。评定前评定者进行量表使用的培训,并经过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后开始工作。评定医师不参加兴趣组活动,兴趣组治疗师不参与评分。

  2  结果

  2.1  两组间幸福感和精神症状对照结果 

  训练后兴趣组的幸福感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精神症状虽然两组间均呈减分趋势,但只有阴性症状两组间呈现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而阳性症状、病理症状和总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间幸福感和精神症状(PANSS)评分比较(略)

  2.2  兴趣组训练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兴趣组在训练前后量表自身对照结果示,训练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并具有显著差异,见表2。表2  兴趣组训练前后评分比较(略)

  2.3  临床观察 

  病员XXX,自参加乒乓球及棋牌兴趣小组后,原有的独坐,自语症状明显改善,与他人的交往从被动到主动,自己也认为通过参加兴趣小组感到非常愉快。可以主动交朋友,在活动中找乐趣,比如通过棋牌活动觉得脑子也灵活了,不发呆了,空闲之余能主动与工作人员、病友聊天,家人也为他高兴。

    病员XXX,通过唱歌小组活动后,其精神面貌明显改变。患者在参加兴趣活动前懒散、随意、衣着不整齐,并自认为患精神病被家人抛弃,才送入医院,表现有自暴自弃、闷闷不乐。除了药物治疗外,通过医护人员心理沟通,患者主动报名参加唱歌小组。参加后,随着专业音乐老师的指导,患者原有的音乐兴趣被激发,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出色的演唱而多次参加演出,患者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而且一改以往懒散的习惯,每天早上自己梳理一番,打扮得整整齐齐,自己感到生活即充实又有色彩,生活质量大大提升,觉得像换了个人,因为大家都接受他和认可他。

  3  讨论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被称为生命质量或生存质量,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4]。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是,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是偏低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疾病本身造成的精神活动异常,社会适应能力的减退;加之民政对象的患者,长期缺少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有些人甚至是终身养治在医院内,与社会隔绝;另一方面是由于医院内半军事化的管理,精神病患者长期顺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使其变得始动性缺乏,意志要求减低,情感反应淡漠,导致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逐渐衰退。有学者称此种现象为“住院综合征”,可见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成为当前康复治疗中重要研究任务之一[5,6]。

    兴趣活动不失为一种改善住院慢性患者文化生活的好方法,他可以唤起患者以往的生活兴趣,或从中获取新的乐趣,改善住院生活质量。如何评估生活质量的好坏,我们选择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想通过患者的自我幸福感的变化来真实的反应患者的内心体验。通过一年的兴趣活动的对照研究后,显示兴趣组的总体幸福感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兴趣活动对改善他们的住院生活质量是有益的。同时对精神症状的疗效观察显示,兴趣组的阴性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而阳性和精神病理症状两组间分值未显示出统计学的差异;但兴趣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显示,其对阳性、阴性和精神病理症状都有改善作用(P<0.001)(见表2),说明兴趣活动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精神症状的改善(尤其是阴性症状)的效果也是肯定的。

    当然,兴趣活动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推广。本次研究只是针对兴趣爱好者的恢复期患者中间开展的,如何在所有患者中推广,督促那些严重衰退的患者参加兴趣活动,确实不是件容易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1]苏惠敏,刘蕴华,李秋霞,等.行为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516-517.

  [2]范肖冬.总体幸福感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86-88.

  [3]何燕玲,张明园.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353-355.

  [4]蒋东方.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与其在老年人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6,6:860-861.

  [5]Yutao Xiang, Yongzhen Weng, Wenyong Li. Training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ith the community re-entry module.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6,41(6):464-469.

  [6]Tom van Wel, Albert Felling, Jean Persoon. The Effect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n the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Level of Clients with Long-Term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3,39(6):535-546.


作者单位: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病院,上海 201105

作者: 俞左英,顾燕,沈怡,张忆军,方芳,孔晓君,唐志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