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3期

安坦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1例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迟发性运动障碍。心境障碍患者,男,18岁,高三学生。诊断心境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心境障碍

  患者,男 ,18岁 , 高三学生。诊断心境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于2006年5月渐出现敏感多疑,觉同学在背后议论他,不愿上学,常发脾气。在当地精神病院就诊,疑为分裂样障碍,给用卓夫(利培酮)6 mg/日,出现静坐不能,动作呆板,减用卓夫2~4 mg/日,加用安坦12 mg/日 。治疗3月余,病情未完全缓解。2007年5月上旬,因情绪不稳加重,同时伴有全身不自主的运动,生活难以自理,于5月25日转入我科。门诊以“抽动原因待查”收住院。既往史:一向体健,无高烧、昏迷及抽搐史。否认有家族遗传史。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内科未发现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腱反射偏低,未引出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共济运动完成困难,面部可见抽动,摇头不定,歪颌斜颈,说话吐词不清,四肢可见舞蹈指划样动作,手足徐动,躯干扭转性运动,颈部及躯干向后仰式行走,能跑步100米不跌倒。刷牙端水时,协调功能差,难以顺利完成精细运动及静坐时间不能过长,仅能静坐1分钟左右。精神检查:接触尚可,对答切题,未获得幻觉、妄想及逻辑障碍。记忆力、注意力、智力正常。情绪不稳、焦虑、忧郁、烦躁。意志和行为无明显异常,有自知力。头颅MRI阴性,血常规正常,血清酮19.2 mmol/L,抗“O”、ESR均正常,T3、T4、TSH正常,K-F环(-)。
   
  治疗:氯硝安定 2 mg 肌注,每日两次;口服非那根 300 mg/日,维生素B6 200 mg/日、 维生素E 0.8/日、氯氮平200 mg/日、丙戊酸镁缓释片0.5 g/日。住院50天,以病情好转而出院。出院随访全身不自主的运动无明显缓解。

  2  讨论
   
  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最早由Crane于1968年提出。它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其发病机制为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偶然见于长期大量服用抗震颤麻痹药物。使得纹状体多巴胺能受体超敏,从而引起黑质-纹状体DA功能相对增高所致。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及抗胆碱能药物长期阻滞突触后DA受体,使得突触前DA合成和释放反馈性地增高。长期如此,使突触后DA受体对DA的反应增强敏感,处于“去神经增敏状态”,对DA的敏感性增高,致使生理量的DA即可引起运动障碍。这种解释与抗胆碱能药物或停用抗精神病药后往往诱发或使症状加重相符。过多的抗胆碱能药物影响基底节-乙酰胆碱-多巴胺的平衡,DA功能亢进,乙酰胆碱功能相对低下,从而使TD恶化。此病例出现TD反应完全符合以上特点。由于长期大量的抗胆碱能药,安坦 12 mg/日,已用3月,导致DA与ACH失衡而出现运动过度。从此病例中,我们应吸取的教训是:抗胆碱能药不能超量使用,在EPS未出现之前不提倡预防性用药。EPS症状一旦缓解应即时停用,以杜绝TD发生。因为TD反应一旦出现是当今抗精神药物治疗所引起的最严重、最棘手的一种锥体外系反应,其发生率相当高,治愈率却很低,特别对那些有脑部病变的患者,应选用EPS发生率低的新型抗精神药物,剂量不宜过大,以降低TD发生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0

作者: 李秋英,王惠玲,段金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