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4期

间断小切口结膜径路下睑袋整复术123例报告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小切口结膜径路下睑袋整复术睑袋整形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美容整形手术,许多整形外科专家经过数年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创立了眶下脂肪疝出部分切除、松弛皮肤切除、眼轮匝肌提紧或切除、眶下缘眶筋膜松解移位等睑袋整复术的重要思路。根据需整复的内容不同,分别有皮肤入路及经结膜入路两种基本手术方......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小切口 结膜径路 下睑袋 整复术

睑袋整形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美容整形手术,许多整形外科专家经过数年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创立了眶下脂肪疝出部分切除、松弛皮肤切除、眼轮匝肌提紧或切除、眶下缘眶筋膜松解移位等睑袋整复术的重要思路。根据需整复的内容不同,分别有皮肤入路及经结膜入路两种基本手术方法。我科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眶隔脂肪疝出部位,采用结膜径路间断小切口行睑袋整复术,术式灵活、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取得肯定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11月至2008年4月共以改良结膜径路法行睑袋整复术123例,均女性,年龄18~39岁。其中,72例为双侧对称内脂肪团疝出,下睑轻微细小皱纹;24例双下眼睑眶脂疝出部位不对称;15例双侧对称内中脂肪团疝出,皮肤轻度松弛;12例对称内、中、外脂肪团均疝出,皮肤弹性差。根据眶脂疝出部位不同经结膜采取不同切口除眶脂后获得满意效果。随访半年或一年,疗效肯定。

    1.2  手术方法  下眼睑眶内有内、中、外3个脂肪团,外侧最深,症状轻者仅内脂肪团疝出,随年龄老化,中外脂肪团疝出。术前以美蓝于下睑袋皮肤侧标记眶脂疝出位置及形状。用0.25%利多卡因10ml滴结膜囊内麻醉。以内侧眶脂疝出为例,翻转下眼睑,暴露结膜穹隆部,根据皮肤侧标记,11号尖刀片切开对应睑结膜3mm长小切口,距眼睑5mm,切开至一定深度后,内脂肪团暴露,轻压眼球,使从切口疝出,去除疝出部分,电凝止血。还纳后观看皮肤侧局部情况,满意后手术完成,切口无须缝合。如有中外侧脂肪团疝出,同法于对应结膜侧增加3mm小切口,切口间不连续,仍无须缝合,可以止血钳轻度夹捏,使之闭合。术后睑结膜切口处涂四环素眼膏,冰袋局部外敷30分钟,嘱患者常规口服抗生素。

    2  结果

    72例双侧对称内脂肪团疝出者,切口24小时愈合,轻度淤血,7~10天水肿、血肿消失,局部外观平坦,效果满意。15例双侧对称内中疝出者,术后水肿、淤血较前者略重,7~10天外观平坦,3个月后松弛的局部皮肤回缩,仅有细小皱纹,效果满意。24例不对称者因双侧术中损伤程度不同,术后暂时肿胀不对称,3个月后趋于正常。一例有硬结,考虑为瘢痕增生所致。12例内、中、外脂肪团疝出者,因皮肤松弛、弹性差,局部外形欠佳,有较多皱纹,随访一年,疗效尚可。

    3  讨论

    3.1  睑袋的形成  睑袋是由于下睑皮肤松弛,眼轮匝肌及眶隔筋膜松弛或肥厚、眶隔脂肪增生移位及遗传等多种因素造成[3]。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疝出的脂肪切除、松弛眼轮匝肌及皮肤的处理为基本手术方法。近年来,更多学者采用了结膜径路法[4],主要适用于局部有眶脂肪疝出,不伴或仅轻中度眼睑皮肤松弛。

    3.2  改良结膜径路法优点

    3.2.1  术式灵活  下眼睑眶隔内有内、中、外3个脂肪团,当眼眶、肌、皮肤松弛时,脂肪会疝出,但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两侧对称疝出,也可以不对称,可疝出内侧脂肪团,也可中侧、外侧或全部脂肪团疝出。改良结膜径路法可根据疝出的不同脂肪团在结膜侧做3mm内切口、中切口或外切口。

    3.2.2  出血少、损伤小  根据局部解剖特点,此方法去除眶脂较为直接,避免暴露眶隔钝性分离眼轮匝肌时的出血、皮肤与眼轮匝肌分离时的出血、皮下淤血重及术后形成的黄色斑,避免了皮肤切口瘢痕及皮肤眼轮匝肌错位粘连愈合、眶中隔的损伤,此3种损伤为造成下睑袋整复术后睑外翻的主要原因之一。经结膜小切口切除眶脂,切口无须缝合,避免了缝线对结膜的刺激。

    3.2.3  恢复快  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仅轻微水肿和血肿,随访5天~3个月,完全恢复正常,效果满意。

    3.3  缺点  不能去除多余的松弛皮肤及肥厚的眼轮匝肌,疗效不肯定的2例即为此种原因。

    轻中度皮肤松弛者,因脂肪去除后皮肤自行回缩,局部外观平坦。改良结膜径路法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Morrow DM,Morrow CB.C02 laser belpharoplasty.Acompowison with cold steel surgery.J Dermatol surg onccl,1992,18(4):307.

[2] 王 炜,主编.整形外科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De La Plzaz R,Arroyo JM.A new techniq ue for the yeatment of palpebralbags[J].Plast Recontr surg,1998,81:677-685.

[4] Mladick RA.The muscle suspension lower blepharoplasty[J].Plast Reconstr surgt,1979,64:171-175.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吉林 吉林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