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2期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尿潴留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尿潴留及其原因。治疗3个月,观察尿潴留的发生。结果:尿潴留的发生率氯丙嗪组47。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引起尿潴留较为常见,而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可产生类抗胆碱样作用而致尿潴留,应引起重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尿潴留及其原因。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分为5组,每组70例。分别服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治疗3个月,观察尿潴留的发生。结果:尿潴留的发生率氯丙嗪组47.14%,奋乃静组30.00%,氟哌啶醇组14.29%,氯氮平组17.14%,利培酮组12.86%。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引起尿潴留较为常见,而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可产生类抗胆碱样作用而致尿潴留,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尿潴留

  随着抗精神病新药的不断问世,目前,抗精神病药分为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也出现与传统药相似的副作用。本文对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350例进行临床调查,现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均为我院2007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男性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平均年龄(20±8.3)岁,平均病程(2±1.5)年;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入院前未服过抗精神药物,入院后查血尿常规正常,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排除躯体疾病。

  1.2  方法 

  350例患者分为5组。每组70例,分别服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氟哌啶醇、利培酮。每组均为随机抽取。7~10天加到治疗剂量,治疗3个月。每月查血尿常规、生化指标、心电图。

  2  结果

    用药品种、剂量及尿潴留发生率见表1。服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与服氯氮平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P<0.0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氯氮平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传统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相比,两者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1)。表1  抗精神病药物与尿潴留(略)

  3  讨论

    乙酰胆碱收缩膀胱逼尿肌,引起排尿。抗精神病药有抗胆碱效应,松弛膀胱逼尿肌,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出现尿潴留。目前,临床上应用传统抗精神病药仍占多数,特别是低效价药物如氯丙嗪,高效价药物奋乃静、氟哌啶醇次之。氯氮平有抗M受体作用,也可出现尿潴留。
 
  利培酮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5HT2受体、D2受体、α1及α2受体和H1受体亲和力高,对其它受体也有拮抗作用,但较弱。对M受体没有亲和作用,优于传统药物。但临床工作中,利培酮也出现与传统药相似的副作用,如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尿潴留。由于利培酮抗α2受体而引起去甲肾上腺素脱抑制性释放,有拟交感能效应,并非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在临床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适当的剂量,缓慢加药,避免大剂量用药。这样,才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单位: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