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药物与临床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本文收集了10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现报告如下。均为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采用进口日本光电9130K心电图机进行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对观察者在未进行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前检查1次心电图,经过系统服药1个月后再复查1次心电图。...

点击显示 收起

    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使精神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人们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越来越发现其药物副作用的严重性。本文收集了10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组均为2003年9月~200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9~68岁,平均38.1±3.4岁;均为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格检查无器质性的心脏病病史。

    1.2 方法 受检者取仰卧位,采用进口日本光电9130K心电图机进行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纸速25mm/s、增益100mm/μV。对观察者在未进行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前检查1次心电图,经过系统服药1个月后再复查1次心电图。

    2 结果

    2.1 服药前、后心电图改变 见表1。从表1可见经过1个月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心电图改变由11%上升到45%,二者经卡方检验,χ 2 =954.17,P<0.001,统计显示服药前与服药后心电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表1 服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略)

    2.2 心电图表现 观察组在服药前心电图:窦性心律89人、窦性心动过速11人。服药1月后心电图:窦性心律55人、窦性心动过速33人、窦性心动过缓3人、Q-T间期延长2人、ST-T改变4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人、低电压1人。

    3 讨论

    药物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是通过4种途径:(1)直接作用于心房肌或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2)作用于心脏的传导组织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心率、心律以及心脏激动的传导。(3)影响血流动力学及心肌代谢过程,间接改变心电图。(4)药物引起心肌器质性改变,从而影响心电图。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段下移、Q-T间期延长以及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是由于药物对心肌的动作电位的影响,从而引起心肌复极化障碍 [1]  。其机制可能是药物抑制神经、肌肉细胞膜上钠、钾、镁离子激活的ATP酶系的结果,因为这些酶系是维持肌肉、神经膜电位的“钠泵”的组成部分;而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后,尿中钠、镁排泄增多,体内的钠、镁摄取减少,因而推测钠和镁的变化可能是造成心肌复极化异常的重要因素;有些抗精神病药物可抑制心肌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2]  ,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血管栓塞及心肌损伤。本组资料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改变是比较明显的,且这 些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均无主诉症状,患者又是初次用药。因此在抗精神病药物服用过程中,医生不仅要关注临床疗效,而且不要忽视其带来的副作用。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就显得十分必要,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的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及时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 沈鱼.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0-340.

    2 朱元建.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

     作者单位:315201浙江省宁波市康宁医院电诊科 

作者: 刘世燕 庄丽频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