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4期

35例膝关节炎的影像学对比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膝关节炎影像学对比分析膝关节炎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破坏及骨赘形成为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影像学检查的飞速发展对膝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变进展观察及药物疗效评价都有重要临床价值[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期间就诊的膝关节炎,临床上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膝关节炎 影像学 对比分析

  膝关节炎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破坏及骨赘形成为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影像学检查的飞速发展对膝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变进展观察及药物疗效评价都有重要临床价值[1]。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期间就诊的膝关节炎,临床上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硬性肿大、弹响、活动受限,有的伴关节腔积液,既往均无膝关节手术史,均行X线、B超、MR检查。其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龄40~85 岁,平均65岁。对10例正常膝关节进行X线、B超、MR检查做对照。

  1.2  检查方法  X线采用双膝关节立位正侧位片检查,并由两位放射科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B超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患者分别取仰卧位、侧卧位及坐位,不断变换屈膝角度,以髌骨上方为起点围绕膝关节间隙按顺序从不同方向、多角度扫查。MR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novus 1.5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仰卧位足先进。矢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包括FS-3D-FISP、FS-2D-FLASH、SE-T1WI。

  2  结果
   
  X线和B超检测结果的比较显示,X线平片适于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髁间嵴变尖、骨赘形成; B超对于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软骨病变及软骨下骨质破坏、半月板变性、韧带病变较敏感;MR对于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软骨病变及软骨下骨质破坏、半月板变性、韧带病变均较敏感。诊断膝关节炎敏感性X线平片为62.8%(22/35),B超为80.0%(28/35),MR为94.3%(33/35)。但对膝关节炎的特异性,X线平片为83.9%(26/31),B超为74.3%(23/31),MR为93.9%(33/31),见表1。

  3  讨论
   
  膝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 目前对骨关节早期病变的无创性检查逐渐增多,但各有利弊[1]。本研究表明,常规X线平片对骨赘、关节间隙和胫骨平台的骨质增生显示良好,但对早期关节软骨变化和股骨关节面不易显示。B超可以检查出膝关节病变的早期病理变化如滑膜增厚、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软骨面毛糙等,远较X线平片敏感,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X线平片对于显示骨质疏松有一定帮助,B超对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有良好的显示。现有的客观诊断标准中仍以X线平片作为客观依据[2],DR及CR两种数字化摄影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冲印出胶片,能突出病变部位的纹理层次,获得骨和软组织全面信息,且数字资料易于保存。此外,通过计算机还可对骨关节的径线和角度进行精确测量。但在关节病变复杂或X线显示不佳时,仍需结合超声或其它影像学检查。各种组织对超声的回声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影像,超声检查的优点在于对含水软组织的观察,在膝关节检查中主要用于观察软骨的表面变化和厚度,尤其对关节腔积液敏感性高,并可测量滑膜的厚度。超声对浅表部组织的检测能力优于深部组织。MRI通过组织内化学物质核能量吸收和发射产生磁共振形成影像,其中氢原子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氢原子数量和两个自旋驰豫时间T1和T2。除气体和金属物对检查有影响,MRI对关节固有结构显示的范围和清晰度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脂肪抑制技术能准确测量关节面透明软骨的厚度及软骨体积[3]。MR不同序列参数的选择能为膝关节炎临床诊断和治疗观察提供更多的信息。总之,对于膝关节炎各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使诊断更加全面。

  表1  35例膝关节炎X线、B超、MR结果比较(略)

【参考文献】
    [1] 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32-433.

  [2] 管剑龙.骨关节炎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诊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 5 (4 ):289-291.

  [3] 陈家祥,宋桂芳,马 岩.退行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的MR表现[J].中国CT和MR杂志,2008,6(2):55-57.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