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7期

肝豆状核变性1例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1病例患者,女,38岁,农民,于2007年5月10日就诊于精神科门诊。体格检查:患者斜颈,头部不自主震颤,面部表情呆板,双手意向性震颤,慌张步态,走路不稳,四肢肌张力高,腹平、软、无压痛。头部CT示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患者父亲5年前死于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阳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1  病例

    患者,女,38岁,农民,于2007 年5月10日就诊于精神科门诊。主因无明显原因渐起上肢不自主运动、震颤进行性加重3个月,走路不稳,癫痫发作2次而就诊。体格检查:患者斜颈,头部不自主震颤,面部表情呆板,双手意向性震颤,慌张步态,走路不稳,四肢肌张力高,腹平、软、无压痛。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有时自笑,思维迟缓,构音困难。实验室检查:血清铜32 ug/dl(正常值70~150 ul/dl),血清铜蓝蛋白0.11 mg/dl(正常值0.26~0.36 g/L),非铜蓝蛋白血清铜200 ug/L, 24小时尿铜定量306 ug/L(正常值15~30 ug/L), 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阳性, HBsAG(-),肝功能检查示谷丙转氨酶98 U/L(正常值10~64 U/L),总蛋白55 g/L,白蛋白28 g/L;裂隙灯检查角膜可见K-F环;脑电地形图检查示轻-中度异常;B超示肝脏轻度肿大;头部CT示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患者父亲5年前死于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阳性。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收住院给予青霉胺等正规驱铜治疗,抗胆碱能药物及保肝药物辅助治疗,2个月后症状基本缓解,癫痫发作一次。出院后给予药物维持治疗及饮食指导,低铜高蛋白饮食,随访1年病情稳定,无癫痫发作,生活自理。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伴随原发性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铜沉积于豆状核、肝脏、角膜、肾脏等组织致病,绝大多数限于同胞一代发病或呈隔代遗传,男多于女,罕见连续两代发病。本病例即连续两代发病,且以精神症状就诊。早期确诊,早期防治,及时纠正患者铜代谢的正平衡状况是阻止本病进展的关键。治疗的目的在于阻止铜盐蓄积和促进体内铜盐的排泄。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饮食治疗  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包括硬壳果、贝类、蕈类、豆类食品及动物的血或肝脏。

    2.2  使用药剂驱铜

    2.2.1  D-青霉胺  应长期服用,每日20~30 mg/kg,分3~4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

    2.2.2  三乙基四胺  对青霉胺有不良反应时可改服本药,长期应用可致铁缺乏。

    2.2.3  二巯基丙醇

    2.2.4  硫酸锌  毒性较低,可长期服用。餐前半小时服200 mg,3次/d,与D-青霉胺合用时,两者至少相距2 h服用,以防锌离子在肠道内被D-青霉胺络合。

    2.3  对症治疗

    2.3.1  保肝治疗,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等。

    2.3.2  针对锥体外系症状,可选用安坦或东茛菪碱[1]。

    2.3.3  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血浆替换疗法。

    2.4  手术治疗  肝移植不能彻底治疗此病,但是肝功能严重丧失或肝硬化严重者可以考虑肝移植延长其生命。因此,除非肝功能衰竭、严重硬化,不推崇肝移植。

    3  预防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第十三对染色体上ATP7B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是目前遗传性疾病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但治疗不及时或未经治疗往往死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尤其对以肝脏病变或精神症状为首发的易误诊为肝炎或精神病,对早期神经症状不典型者,易误诊为神经衰弱。故对儿童或青年人出现上述神经、精神症状或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应想到本病,及早进行检查。对有家族史而无症状的儿童应争取查角膜K-F环、血清铜、铜氧化酶。若能在症状出现前明确诊断并进行驱铜治疗,常能使患者长期保持无症状,获得与正常人接近的生活质量和寿命。ATM-FLP单体型连锁分析法有助于检出症状前患者。

【参考文献】
  [1] 刘道宽,蒋雨平,江澄川,等.椎体外系疾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8-230.


作者单位:河北省荣军医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