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8期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及用药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中药常见不良反应用药注意问题近来年,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剂型的不断改革及其临床应用的增多,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打破了长久以来中药无毒的错误观念。本文通过对有关报道的分析,从其临床表现及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两方面综述:1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1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药 常见不良反应 用药 注意问题

近来年,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剂型的不断改革及其临床应用的增多,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打破了长久以来“中药无毒”的错误观念。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草药制剂的安全性,已引起医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有关报道的分析,从其临床表现及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两方面综述:

  1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1.1  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最短为开始用药数秒钟,最长为用药的第2个疗程期间;其中多以首次用药发生不良反应者较多,也可以发生在用药的任何时间。

  1.2  各器官系统受累情况  按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分类法将各器官系统的损害情况详述如下:

  1.2.1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以血管神经性水肿最多,局部反应为主;表现为皮肤瘙痒、斑丘疹或荨麻疹、紫癜等反应。报道中常见的有双黄连针、清开灵针、复方丹参针、牛黄解毒片、蝮蛇抗栓酶针、洁尔阴、六神丸、藿香正气水。一般症状较轻,停药或对症治疗后缓解。也有鱼腥草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物性皮炎1例及蝮蛇抗栓酶针、牛黄解毒片、正红花油、双黄连针、雷公藤多甙片引起重型药疹的有关报道[1],应引起临床注意。

  1.2.2  过敏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经停药给氧、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后都能痊愈。报道最多的药物为双黄连针、清开灵针、复方丹参针、牛黄解毒片、蝮蛇抗栓酶针、藿香正气水、脉络宁注射液等。

  1.2.3  药物热  据DAR个案报道不完全统计,药物热通常在给药后6~10小时后出现,亦可短至1h,长到25d,常伴有皮疹[1]。典型药物热伴有全身不适或寒战、头痛、肌痛或关节痛、淋巴结肿痛及消化障碍,不伴药疹者少见。每次发热时间较有规律,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多在1d内降至正常。报道的药物有复方丹参针、双黄连针、灯盏花注射液及葛根素注射液等。

  1.2.4  心血管系统  该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多有冠心病高血压,表现为呼吸急促、心悸加重、低血压休克及急性左心衰等。报道的药物有双黄连针、藿香正气水、蝮蛇抗栓酶针、清开灵针等。

  1.2.5  消化系统  多表现为肝脏损害及一般的胃肠道刺激症状。报道最多的药物有壮骨关节丸、雷公藤多甙片、双黄连、消渴丸等。

  1.2.6  泌尿系统  根据目前报道,不良反应主要为溶血性尿毒症、蛋白尿加重[2]。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有雷公藤、复方丹参针、草乌、麝香、天麻、强力痔根断、蚂蚁丸等。

  1.2.7  中枢系统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语言不清等反应。停药或给予镇静药及能量合剂治疗后可恢复正常。常见的药物有雷公藤、复方丹参针、清开灵针、双黄连针、蝮蛇抗栓酶针、板蓝根等。

  1.2.8  其它  复方丹参致球结膜出血、月经过多、咯血、过敏性哮喘[3];前列康胶囊致乳腺增生;复方青黛丸致指甲变黑等反应[2]。

  2  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

  2.1  个体特异性  不同个体由于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的差异,使之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过敏体质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常人且往往比较严重。另外,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水平等均可受到年龄、性别及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有统计表明,60岁以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60岁以上为15.4%,80岁以上为25%[4]。因此,用药前应询问过敏史,针对患者情况合理、慎重用药。

  2.2  药物的成分  如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针,其中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异绿原酸及黄金干;穿琥宁针中脱水穿心连内酯单钾盐,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又具有致敏原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壮骨关节丸中独活、淫羊藿可干扰肝细胞正常代谢,引起肝内毛细胆管胆汁淤积而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清开灵中含有水牛角、猪胆酸;六神丸中含有蟾酥等动物异体水解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引起过敏反应,尤以过敏体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为严重。

  2.3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  有人统计2732例中药ADR个案报道,其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居第1位,共1156例,中药注射剂是否提纯,其中的杂质是否去除干净,注射液中微料的污染情况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直接影响。有报道对6个厂家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抽检,结果表明有3个厂家的产品,其体外溶血率超过部颁标准。对致热药品及同期无药物热反应的样品进行留样分析,试验结果为致热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5]。
   
  此外,中药材中的鞣质是致敏的主要原因。鞣质是一种多元酚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结合成更大分子的复合物,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体外试验也表明,市售鞣质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均能使血浆蛋白产生沉淀,使红细胞变性、变形或破裂成絮状沉淀,而经提纯的不含鞣质的注射液制品无上述反应[5]。
   
  部分静脉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与微粒的污染有关,微粒进入血管以后,能引起微血管阻塞,造成局部栓塞性缺血、血肿、损伤及坏死导致肺部肉芽肿及梗塞、静脉炎、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

  2.4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中药中某些药物的成分容易受酸碱度变化的影响出现解度下降或产生沉淀影响疗效;另一方面,与其它药物配伍时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而造成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发现,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使用常常出现不良反应,而单用清开灵后无不良反应发生[4]。

  2.5  其他  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浓度过大,滴注速度过快,甚至配制顺序、加药方法的不当均可引起不良反应。

  3  小结
   
  由于中药品种来源及成分复杂,质量标准不统一,对其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及疗程研究较少。因此,中药较西药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广大医务人员注意以下问题: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注意配液方法,避免污染及浓度过高;注意控制滴速;可以通过皮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制定严格的中药管理规范及监测报告制度,实行一个品种、一个名称、一个质量标准;加大中药针剂理化性及配伍禁忌的研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吕庆丽,方娟娟.近20年ADR个案报道调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3(2):89.

  [2] 张家国,李华玉.中药不良反应46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1,16(9):420.

  [3] 刘 针,梁朋冬.复方丹参注射液104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3(2):89.

  [4] 王丽霞,李 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6):374.

  [5] 史亦丽.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药物热的原因探讨[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3(2):87.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一荣复军人医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0;吉林省敦化市中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