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8期

内窥镜鼻窦手术427例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临床疗效鼻内镜手术(FESS)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术式。本文对我院2000~2007年完成随访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内镜手术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427例,其中,男263例、女164例。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结果,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内窥镜 鼻窦手术 临床疗效

鼻内镜手术(FESS)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术式。本文对我院2000~2007年完成随访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内镜手术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427例,其中,男263例、女164例;年龄5~73岁,平均31.1岁;病程6个月~32年。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结果,按照海口标准分型分期[1]:Ⅰ型73例,其中Ⅰ期11例、Ⅱ期45例、Ⅲ期17例;Ⅱ型295例,其中Ⅰ期56例、Ⅱ期189例、Ⅲ期50例;Ⅲ型59例。

  1.2  手术方法  以Messerklinger术式为主。手术范围根据术前CT检查及术中鼻内镜检查所见来确定,Ⅰ型病变切除钩突,开放前筛、上颌窦自然口和额隐窝;Ⅱ型病变切除息肉、钩突,全筛开放,上颌窦自然口和额隐窝开放或全鼻窦开放;Ⅲ型病变做全鼻窦开放术。同时处理病变中鼻甲、下鼻甲及鼻中隔。

  1.3  术后处理  术后1~2天取出术腔填塞物,全身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10天左右,同时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喷、滴剂滴鼻及促进纤毛功能恢复的吉诺通,疗程2个月。住院期间每日清理鼻腔,出院前行上颌窦冲洗。

  1.4  术后随防  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1~2周。局部继续应用血管收缩剂、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3~6个月。依具体情况每1~2周复查冲洗鼻腔、鼻窦1次,清除术腔囊泡、肉芽及息肉,并分离粘连。3个月后每月复诊1次,持续6个月以上。

  2  结果
   
  427例随访6个月以上,其疗效见表1。从表1可知,由Ⅰ至Ⅲ型的疗效呈下降趋势,其中以Ⅱ型Ⅲ期和Ⅲ型的疗效较差。不同型期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

  3  讨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开展为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治疗成功率大为提高,也是今后治疗发展的方向。该手术最大特点是在明视下操作,配以显像系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不损伤鼻腔及鼻窦的解剖结构,特别是尽量保持中鼻甲的完整性,即使要切除中鼻甲病变部分,也尽量保留部分中鼻甲骨和较正常的中鼻甲内侧面黏膜。合理处理病变中鼻甲对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十分重要。

  表1  不同型期鼻窦炎及鼻息肉的临床疗效(略)

  为了使患者术后更好地恢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术中要尽量保留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黏膜组织。吸割器可更好地保留黏膜,能精确地取除组织,对正常黏膜损伤轻,防止术后过度瘢痕的形成并促进愈合[2];由于是连续吸割,术野清晰,不需反复置入吸引器和手术器械,对鼻腔黏膜刺激小,术后鼻腔粘连也少。切割器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具有操作安全、方便、出血少、愈合快、术后疤痕少等优点。
   
  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仔细阅读冠状CT片,特别注意颅底、眼眶、视神经的解剖结构,有无解剖异常。 ②术中减少出血是提高疗效、避免重大并发症的关键。术中止血措施包括麻醉药中含1∶1 000的肾上腺素,使用立止血和双极电凝等。以上措施如不能控制术中出血者,应暂缓或分期手术,切不可盲目操作;③内窥镜下处理筛窦比较容易,而上颌窦开口高,引流先天不足[3],如术中对病变处理不满意,术后容易复发。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S].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8,33(3):134.

  [2] 李 斌.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70例的临床观察与诊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3):128-129.

  [3] 肖楚志,邓伟光,杜 红,等.100例成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13(3):223-22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巴彦 151801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