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0期

螺旋CT及MRI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对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47例,术前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确诊率94%,MRI平扫加顺磁增强确诊率100%。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均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后者比前者更优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研究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对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47例,术前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确诊率94%,MRI平扫加顺磁增强确诊率100%。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均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后者比前者更优越。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MRI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最权威确诊方法是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平扫加顺磁增强。本文总结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47例,术前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平扫加顺磁增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原发性肝癌47例,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7~63岁,平均42.6岁。临床症状:左上腹痛21例,右上腹不适15例,无任何症状者11例。手术28例,经皮肝穿活检19例,病理均为肝细胞癌。

    1.2  方法  使用GE SPEEDi螺旋CT机行螺旋CT多期扫描。全部病例均行肘前静脉注入欧乃哌克或马根维显100ml,注射速度为3~3.5ml/s。动脉期于注药后23″~25″开始扫描,门脉期于注药后70″开始扫描,平衡期于注药后3′~6′后开始扫描。扫描范围由肝顶一直向下扫描至肝下段下缘,包括整个肝脏。层厚0.5~0.7mm,Pitch为120kV、200mA。使用岛津0.5T超导型全身MRI扫描机行MRI平扫加顺磁增强扫描,扫描层厚同螺旋CT,并行轴、矢、冠三维扫描。均用SE序列行T1和T2加权像扫描。平扫后经肘前静脉注入马根维显15ml后,5′开始MRI顺磁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肝癌≤3cm的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影像学特征  本组小肝癌28例,病灶36个。1个病灶者14例,2个病灶者3例,3个病灶以上者2例。螺旋CT多期扫描小肝癌特征:32个病灶呈快进快出的特征,也就是说在动脉期扫描病灶明显增强,其CT值超过正常肝脏10HU,门脉期病灶密度迅速下降,低于正常肝脏10HU,平衡期病灶密度进一步下降。另外2例(4个病灶)动脉期呈低密度灶,在门脉期呈密度增高,在平衡期方呈低密度灶。MRI平扫加顺磁增强的小肝癌特征:MRI平扫均表现为T1等低信号,T2等高信号,且均呈混浊性信号。顺磁增强均表现为快进快出之混浊信号。

    2.2  肝癌>3cm的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影象学特征  本组较大肝癌19例。螺旋CT动脉期扫描呈快进快出特点16例。也就是说,动脉期病灶密度呈混浊性增高,门脉期密度下降呈混杂低密度,平衡期病灶呈更低的混杂密度,同时看到病变区明显的肝血管床破坏。另有3例与此种表现不同,动脉期呈混浊低密度,门脉期呈混杂高密度增强,平衡期再呈混杂低密度。DSA证实这是瘤区内有动静脉瘘形成所致。MRI扫描结果与螺旋CT多期扫描基本一致。

    3  讨论

    3.1  原发性肝癌诊断方法  主要有US、CT、MRI和DSA 4种方法。US方法简单,能发现肝内占位,但定性不精确,可作为本病的粗筛。普通CT平扫加增强,扫描速度慢,不能准确、及时地抓住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因此逊色于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确诊。由于缺乏对原发性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CT征象的全面认识,本组螺旋CT多期扫描的确诊率仅为94%,通过对本组未确诊的征象总结,有望使以后确诊率得到提高乃至100%。MR平扫加顺磁增强对肝癌诊断精确。DSA在显示原发性肝癌时,动脉期可见肿瘤血管丰富并有血管池、湖出现,门脉期肿瘤血管变淡,DSA缺点为有创性检查,可做为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对疑难病变的补充确诊手段。

    3.2  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①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螺旋CT门脉期和平衡期在低密度的病灶边缘内部呈现结节状血管团状增强,随时间的延长可完全充满整个病灶或病灶的征象。②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时均可呈现类似海绵状血管瘤的改变,即病灶内周边向中心逐渐增强,最后与肝成相等密度或信号。但与海绵状血管瘤不同,其周边增强不是结节状的血管团状增强,而是在中心出现不增强的区域,对于血管瘤来说是中心纤维组织,而对于FNH而言是中心的纤维瘢痕或称偏心纤维体[1~3]。③肝炎性假瘤在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时,病灶内周边亦是如此,不难与边缘光滑锐利的肝海绵状血管瘤、FNH、肝囊肿和肝癌相鉴别[4]。④肝脓肿在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时均呈“牛眼征”,即病灶最外层水肿带为肝脓肿所特有,此点可与具有“晕征”的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相鉴别[5]。⑤肝再生结节性增生又称肝腺瘤病,CT平扫为稍低于正常肝脏密度的肿块,边缘光滑,可有多个结节,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呈与正常肝脏均匀一致性增强,可资与肝癌相鉴别[3]。⑥肝硬化再生结节分小结节型和大结节型。小结节型表面为肝内弥漫性细小颗粒状结节,均匀分布≤10mm,在CT和MRI平扫时均可显示,而在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时均不见有增强,可资与肝癌鉴别[6]。⑦肝结核CT平扫呈肝内低密度灶,灶内可见钙化,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时,仅呈病灶内周边环形增强,可与肝癌相鉴别。

    总之,原发性肝癌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均呈现混杂密度和信号的快进快出的混浊信号,即使瘤内形成动静脉瘘时亦是快进快出,只是门脉期密度和MRI信号高于动脉期而已,因此不难与上述良性病变相鉴别。螺旋CT多期扫描和MRI顺磁增强扫描均为非创伤性检查,前者如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哌克、后者用马根维显,基本上无毒副作用,安全无忧;前者扫描快捷,后者马根维显在注药后3~4小时到血中浓度高峰,因此可有相当长的时间选择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均可胜任独立诊断原发性肝癌,而在诊断有疑问时又可相互补充,互相印证。

【参考文献】
  1] 叶慧义,高元桂,董宝玮,等.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综合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4):258.

[2] 陆建飞,王 飞,王 莉.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7):564.

[3] 赵 江,纪小龙,黄 丽,等.肝脏巨大再生结节性增生的B超、CT、MRI诊断(附2例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8):638.

[4] 王文平,徐智章,蒋亚平,等.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和CT对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616.

[5] 李小穈,徐家兴,王洪军,等.CT在肝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附37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5):348.

[6] 赵 英,戴敏方.肝硬化的MRI诊断(附53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3):232.

[7] 侯明辉,薛雁山,耿树勤,等.肝结核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2):151.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影像科,辽宁 抚顺 113004)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