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1期

探讨民政医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难点与应对技巧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护理难点。应对技巧我院是一所民政精神病医院,始建于50年代初期,现有职工350余人,其中医、药、医技人员243人(69。4%),护理人员45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占总人数82。我院常住院的精神病患者630余人,其中老年和各类长期疗养精神病患者160余人,治疗病房收治的各类精神病患者270余人,国家养治的三无对......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护理难点;应对技巧

我院是一所民政精神病医院,始建于50年代初期,现有职工350余人,其中医、药、医技人员243人(69.4%),护理人员45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占总人数82.3%(288人)。我院常住院的精神病患者630余人,其中老年和各类长期疗养精神病患者160余人,治疗病房收治的各类精神病患者270余人,国家养治的三无对象150余人,常收治流浪精神病患者50余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护理管理方法和护理工作质量,根据我们长期对各类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我们不断总结针对各类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难点和应对技巧,使医院的护理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  治疗病房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难点和应对技巧

    治疗病房主要收治社会上各类精神病患者,他们多表现有丰富的精神症状,护理难度较大,我们根据难护理的主要症状群,进行归类总结出应对护理技巧。

    1.1  攻击性暴力行为的护理[1]  新收精神病患者、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患者的行为可以出现突然袭击,杂乱无章、粗暴、谩骂等暴力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应对这类患者我们注意做到几点:首先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环境,要求在工作人员视线内,室内无任何危险物。其次重点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语言和非语言的暗示信息,如紧张、恐惧、愤怒的面部表情,呼吸急促、双拳紧握、大踏步走动,威协等,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随时警惕可能发生意外的迹象;同时要尊重、理解患者的心态,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以缓解其不稳定情绪。第三,面对突然袭来的暴力行为,要用沉稳语言与患者交谈,如:“你生气了!请放下手中东西,有什么事与我们坐下慢慢讲,好不好?”先稳定患者情绪,同时设法求援,组织好人力,转移患者注意力,分工合作来夺取患者物品。处理意外事件时,注意保护好患者自身、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第四,对一时无法缓解冲动暴力行为的患者,可暂时实行保护约束。在约束时注意约束技术,防骨折、脱臼、皮肤损伤、循环障碍,切忌压迫患者胸腹部或头颈部,以防意外。约束后要将患者安置在24小时监护之中,同时对患者做心理护理,安慰解释,待患者安静后要及时解除约束。并要求床边交接班,做好护理记录,以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1.2  对有自杀、自残或出走企图的患者的护理干预[2]  第一、重点患者详细的交接班,加强巡视,避免盲点和盲区,夜班每15分钟巡视病房一次,以防意外发生。第二、病情严重者,要安置在监护室或护士工作站旁边病室,24小时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活动,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暂不安排外出活动。第三、落实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加强危险物品的收检工作,对新入院患者,外出活动或请假归来的患者,做好认真细致的安全检查工作,杜绝患者将刀、剪、绳、玻璃、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带入病区;经常检查门、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管理好工作区钥匙,严格交接班。第四、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和心理反应,做好护理记录,及时汇报给看守医生,医护密切合作,共同防范意外发生;同时,注意与患者语言交流,避免用生硬言语刺激患者,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解决不了的要耐心地解释,以缓解其情绪的波动。

    1.3  拒服药患者的护理[3]  第一、首先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热情真诚的态度,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向他们讲解药物治疗疾病的机制和服药对治疗疾病的意义,消除其对治疗的阻抗心理,调动其主动服药的积极性。第二、集中患者排队服药,发药时速度宜慢,一人发药一人检查,每位患者服药后均要问话检查,看是否藏在口中。服药后勤巡视病房,观察有无吐药、藏药的反常行为。第三、发现患者拒药、藏药,要书面和口头交班,让全体医护人员注意重点观察;对一贯拒药,藏药者,每次服药时间提前或最后单独进行,对坚决拒服用者,可改用注射用药或长效药。第四、医护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或不同剂型,或改用不良反应更小的药,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

    1.4  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4]  首先仔细观察患者睡眠状况并做好记录,包括白天的睡眠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为制定下一步护理计划提供依据。第二、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整洁、安全的睡眠环境,在患者入睡后,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做到四轻:讲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睡眠障碍性质不同合理安排患者住房,可以降低患者之间睡眠差异造成的影响。第三、培养规律的睡眠习惯,减少患者白天的睡眠时间,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作息时间,白天安排患者参加下棋,读书,看电视,做操,唱歌等集体活动,午睡控制在1小时之内,夜晚睡觉温水泡脚。第四,心理护理和行为疗法:多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述说,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训练患者学习自我放松方法,思维瞑想和太极拳等自我调整方法,可适当辅助安眠。

    1.5  男病区吸烟患者的护理干预  首先在病区内开展健康教育,采用出黑板报、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患者学习有关医学知识,认识到吸烟引起疾病和对身体造成危害,以及戒烟的好处。在病区内张贴“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句;对减少吸烟或戒烟的患者在公休座谈会上给予表扬和分发小物品如糖果、牙膏、牙刷等物质奖励。第二、设专人管理,控制火源,患者身上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物品。第三、定时吸烟,集中点火,定区吸烟,定量发烟,根据每个患者的烟瘾情况,逐渐减量,控制吸烟和限制烟量。第四、开展娱乐活动,在病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活动,根据患者兴趣爱好安排下棋、打扑克、打乒乓球;组织病友参加读书、读报、唱歌、做操、竞技游戏等活动,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吸烟的焦虑情绪。

    1.6  女患者的经期观察与护理  经期患者精神症状复杂多变,如兴奋躁动,冲动伤人,外跑或悲观自杀等症状,易发生意外。护理中首先注意控制兴奋躁动或情绪不稳症状,保护患者生命安全,讲话时态度要和蔼可亲,避免任何可能激惹患者的因素。第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同情和关怀,医护密切合作。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整用药,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缓解其情绪不稳的心理因素,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第三、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料理个人卫生,注意保暖,休息和饮食营养,以提高其机体抵抗力。第四、开展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讲解经期生理卫生和精神卫生知识,解释经期精神症状易波动,情绪多变的原理,指导和训练她们学会自我放松和自我训练情绪的一些方法。

    2  其他各类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难点和应对技巧

    2.1  老年、慢性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5,6]  第一、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病区环境,注意关心和照料患者的饮食与营养,照料、指导和训练患者的起居,个人卫生和洗澡更衣,同时注意观察每位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爱好、兴趣,详细写好护理记录,抓住患者的心理、个性特点进行语言交流,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意倾听患者的叙述,关心、体谅、尊重他们,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使其获得宽慰,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第二、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多关心患者的衣被冷暖,保证开水供应和饮食多样化。组织患者参加病区工娱疗活动和体育锻炼,组织他们参加打球、做健身操、唱歌、下棋、打牌、读书、读报等集体活动,适当安排简单工作如扯草、浇菜、浇花、简单清洁卫生等,以缓解其精神衰退症状,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和降低身体疾病发病率;对有可疑身体疾病又缺乏主诉者,要加强观察,详细记录,及时向医生反映,以利于早发现早治疗。第三、跌倒的预防和护理:积极消除各种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给患者着装合身,尤其裤子长短合适,鞋子大小适中,病房地面保持干燥,洗手间、厕所、浴室地面使用防滑材料,如厕所有扶手,灯光要明亮,尽量减少跌倒的机会;叮嘱患者蹲着,坐着和起床起来时动作要慢,先适应再起身,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昏跌倒;对步态不稳,平衡能力稍差者,给予加强肌力和平衡能力的指导和训练,以提高肌力和改善肌张力,同时给予健康知识宣教,讲防跌倒的基本知识,指导他们学习和掌握防跌倒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动作不灵活的患者,要尽量避免在人群中来回走动和避开兴奋躁动的患者,以防与人争执而被推到;患者一旦发生跌倒或滑到,要立即检查着力部位,应注意有无头部或四肢的损伤,严密观察摔倒后有无意识障碍,四肢肿痛,畸形,骨折等,及时做X照片和必要实验室检查,及时提供资料以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第四、噎食的预防和护理:老人因吞咽反射功能减退和长期精神病的机体椎外系反应易出现吞咽困难,尤其在进食馒头,花卷等干食时易出现噎食甚至窒息。在病房发现有吞咽困难者,一定要做好饮食护理,给予流质、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或将干食浸泡后再食用;进食速度宜慢,需专人护理下进食,避免狼吞虎咽或抢食。一旦噎食发生,应立即让患者降低头位,必要时将患者倒立抱起,用手掌拍击后背,使食物松动向外移动,然后就地平卧,用开口器将患者口张大,用手抠出患者口中食物。如呼吸无明显的好转,可气管插管加压呼吸或取穿刺针(16号或20号针头)在喉结下穿刺气管,以缓解呼吸困难,为进一步抢救争取时间。

    2.2  康复期患者的护理  第一、加强健康教育,正确认识疾病: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止复发的医疗知识,坚持服药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如何早期发现复发先兆,随时与医生联系,及时控制病情等自我调整方法,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第二、加强社会适应功能训练,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社交生活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如病情允许参加自我生活料理,协助工作人员做简单的劳动,学习电脑操作技能,烹调技能,画画,写字,唱歌等鼓励患者互相交谈,与工作人员多交流,多参与各种活动;康复过程中注重与家属合作,重视患者的职业康复,尽可能让其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免出院后出现回避社会活动现象。第三、增强自信心,强化自己优点:帮助患者找优点,如每做好一件事或克服一个缺点就表扬,培养他们自己找优点,并每天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乐观主义精神,指导他们学习人际沟通方法。训练其社会交往能力,使患者自信心不断增强,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3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我院长期收治110和救助站送来的街头流浪精神病患者,无病史提供,有的语言不通或沉默不语,多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精神症状丰富而复杂,护理难度大。我们注意做到:第一、做好安全检查和个人物品登记,搞好个人卫生,进行护理体检,仔细观察有无躯体疾病、创伤、骨折或感染,女患者是否有身孕,写好详细的护理记录,以利于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也利于避免患者家属来医院时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第二、全面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及时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X照片等等,如果发现严重躯体疾病要及时转送综合医院救治。第三、密切观察病情表现,如观察其动作和行为、面容和情绪变化、进食和睡眠、言语交谈等,做好详细记录,提供给医生以利于综合分析病情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第四、讲究沟通方式,选择安慰性、疏导性、鼓励性语言,态度和蔼去安抚他们,但又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适度的行为去制止患者的异常行为,纠正其不良习惯;要了解其心理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主动询问患者家庭情况,详细地址和通讯方式,尽量满足患者与家人通电话和写信联系,协助其返乡。第五、出院前护理:将患者信息资料如诊断、治疗、用药、注意事项等填写成卡片交患者家属或护送人员带回家或转到当地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我院通过对精神病患者症状群归纳总结护理难点和应对技巧,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方法,护患关系越来越融洽,经常受到家属和患者的好评,逐年减少和杜绝护理责任事故,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羊凤,邹苹萍.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及其防护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71-2972.

[2] 王春霞.精神科外走事件的防范与护理干预策略[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61-2862.

[3] 吴承泽.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00.

[4] 景莉.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70.

[5] 李海虹,徐小勇,郭丽华.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4):334.

[6]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3.


作者单位:长沙市精神病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