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3期

原发性痛风并骨质蚀损及皮肤破溃溢液1例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原发性痛风骨质蚀损皮肤破溃溢液原发性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常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与肾结石,个别病例可致骨质蚀损与皮肤破溃并尿酸盐溢出,现报告1例如后。当地诊断为痛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于入院前右足跖部内侧皮肤破溃,而转我院。133kPa),......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骨质蚀损 皮肤破溃溢液

原发性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常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与肾结石,个别病例可致骨质蚀损与皮肤破溃并尿酸盐溢出,现报告1例如后。

   临床资料

    患者男,44岁,农民,因足跖部、踝、膝关节肿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5年前突发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经服用止痛药4天后消退。其后4个多月因饮酒后又有类似发作,亦经治疗控制。然而以后发作趋于频繁,并出现于左足跖、双侧踝部,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近两年来双侧膝关节亦发肿痛,且伴发热。当地诊断为“痛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于入院前右足跖部内侧皮肤破溃,而转我院。

    体检:体温37.2 ℃,血压150/90 mm Hg(1 mmHg=0.133 kPa),双侧膝、踝关节肿胀,足跖、跟部突出,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皮肤破溃并见白垩样分泌物。心律齐,心率88次/分,心尖部轻度收缩期杂音,肺无啰音,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9.0 g/L,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8.6×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7,单核0.03。尿常规:蛋白+。血沉20 mm/h。类风湿因子10.5 IU/ml。肝功能:总蛋白7.0 g/L,球蛋白3.4 g/L,白/球1.06:1,谷丙转氨酶45 U/L。肾功能:肌酐128.60 μmol/L。尿素氮12.80 mmol/L。血尿酸529 μmol/L。尿糖5.2 mmol/L。血脂:甘油三酯2.32 mmol/L。X线胸片:左室弓圆隆。足部照片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内侧黄豆大半圆形穿凿性骨质缺损。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超声波检查:双肾轻度实质性病变与左侧肾盂结石。右跖皮损分泌物显微镜检见多数针形与棒形尿酸盐结晶。

    2  诊断

    原发性痛风;轻度肾功能不全。予低嘌呤饮食,禁酒,多给饮水。刮除右足跖部痛风结节。采用别嘌呤醇口服每日3次,每次0.1 g,阻止尿酸的合成。同时给服乙酰唑胺每日3次,每次0.25 g,碱化尿液以助尿酸排泄,并注意调整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患者于半月后好转出院。

    3  讨论

    本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各项相关检查可确诊原发性痛风,并有轻度肾功能不全。此外尚有骨关节病变,并有足跖骨的蚀损、皮肤破溃致尿酸盐溢出,系因未经合理的系统治疗及生活饮食不注意有关。此情况的出现在早年的报告虽不罕见[1],说明当时在痛风的防治方法尚有一定差距。

    痛风的防治,主要在于生活饮食方面,特别对肥胖病者,忌饮酒及尽量少进食高嘌呤的食物。如痛风一经发病,则必须遵循合理治疗的规律以求控制尿酸水平,碱化尿液、多饮水以助尿酸排泄。避免使用有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速尿、利尿酸等,而可选用螺旋内酯、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兼有利尿和碱化尿液作用的药物,可避免病情加重与进一步的并发症[2]。

【参考文献】
  [1] 孟昭亨,朱庆临,张国英,等.痛风性关节炎160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5(4):238-239.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3):178-181.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