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3期

糖尿病足48例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或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进行截肢,近年来由于国内糖尿病一些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多法并施的综合疗法,大大降低了截肢率[1],其中护理起到了重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或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进行截肢,近年来由于国内糖尿病一些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多法并施的综合疗法,大大降低了截肢率[1],其中护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至2008年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共收治符合WHO诊断标准[2]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57~78岁,平均(65.5±7.2)岁;糖尿病史3~28年,平均(12±4.8)年。空腹血糖9.3~24.1 mmol/l,平均(14.5±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15.9%,平均(11.4±1.9)%。糖尿病足分级按wagner分级[3],其中0级(无溃疡形成)11例,1级(具有浅表溃疡)12例,2级(具有深溃疡)17例,3级(具有骨髓炎和深部脓肿)4例,4级(具有足前部坏疽)4例。足被动脉波动消失的41例,良好的7例。

    2  结果

    经综合治疗,治愈40例,好转7例,因感染扩散,败血症死亡1例。空腹血糖4.4~6.1 mmol/l,平均空腹血糖(5.1±0.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3%~6.0%,平均糖化血红蛋白(5.1±0.5)%。

    3  护理体会

    3.1  对0级患者的护理

    3.1.1  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  糖尿病足的局部护理必须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饮食治疗,应用胰岛素,及时应用其它降糖药的方法控制血糖,每日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疾病的好转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

    3.1.2  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溃疡发生  (1)每日检查足部,看足部皮肤是否有水泡、擦伤、裂口、红肿等,特别要注意足趾缝间。还要检查有无胼胝、鸡眼等,并注意观察足被动脉的波动情况。(2)保持局部皮肤清洁,教会患者如何洗脚,每日泡脚5~10分钟,水温在38~40  ℃为宜,洗脚时间不易太长,以10分钟为宜,洗脚时用中性肥皂,洗毕,用吸水性好的软毛巾轻轻擦干,尤其要擦干趾缝。不要用粗糙质硬的毛巾或用力过重,以免足部皮肤造成不易察觉的创伤,擦脚的毛巾最好用白色,以便能很容易地发现是否有血迹和脓迹。(3)指导家属学会正确的修剪趾甲,趾甲不宜过长,过长会易折裂而伤及甲周组织,剪趾甲时也要注意不要伤及甲周组织而出现感染,修剪趾甲应在洗脚过后进行,可使趾甲软化,剪趾甲应直剪,不要斜剪,以免伤及甲沟,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一般剪到与趾尖同一水平即可。(4)修除胼胝(角质层),胼胝是导致足部溃疡的重要隐患,先用温水泡脚,使其软化,然后用水砂纸磨去角质层,最好不用锐器去削割。修除胼胝应循序渐进,每天一点一点的修除,每次修除后的表面涂以润滑剂。鸡眼应及时请专科医生治疗。(5)保持皮肤光滑,由于患者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少,足部皮肤干燥,易出现皮肤皲裂,进而形成溃疡,继发感染,特别是足跟部,可在湿敷或浴后涂油膏来预防。(6)预防外伤、烫伤、冻伤、抓伤。糖尿病足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病变,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使足部的保护性反射丧失,易受各种创伤,严禁患者赤足行走(即使在室内),禁用热水袋、火炉等暖脚,脚冷时加袜子或护脚套,皮肤瘙痒忌用力挠抓。(7)足部按摩,适当运动,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动作轻柔,每日数次,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每日适当运动,但不可过劳,避免远距离持重行走,卧床时适当变换体位。(8)鞋袜的选择:鞋袜是糖尿病足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宜选用圆头、厚底、面料软且透气好的布鞋,鞋应宽松,但也不可过松,否则会造成摩擦,不宜穿凉鞋,各种塑料鞋、拖鞋等,也不宜穿高跟鞋;鞋袜应保持干燥。

    3.2  皮肤水泡病的护理  糖尿病皮肤水泡病是诱发肢端坏疽的危险因素,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的部位,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处理不当易发生感染,如有水泡继发感染或足癣的患者,可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液泡脚,每日3次,不超过1周,保持水泡局部清洁对紧张性大的水泡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渗液,预防继发感染,对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消毒无菌包扎,微循环改善后,水泡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可形成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让其自然脱落,不可硬性撕脱。

    3.3  皮肤溃疡的护理  (1)保持创面清洁,用中性肥皂清洗干净后盖无菌纱。(2)有感染的伤口,每日换药,可根据脓汁培养情况,局部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双黄连等,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时,应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常规消毒后,用蚕食法清创,逐步清除坏死组织,以不损伤正常组织为宜,然后常规消毒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3)对溃疡面较大的慢性溃疡患者,我们应用胰岛素4 u加生理盐水2 ml均匀的滴于创面上,然后盖无菌纱布,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缩小溃疡面,加速愈合。(4)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灯距患处30~50 cm,每日2次,每次照射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也可用磺胺银粉,维生素E和氯啡林软膏交替涂抹创面,促进干燥,生肌、活血化瘀。(5)如上述处理,患者仍有全身中毒症状,且感染灶明显扩大,与健康组织失去明显界限,应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使用,如果感染仍无法控制,应及时考虑截肢,以防危及生命。

    3.4  饮食的护理  正确的饮食指导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对病程短、体质好、创面湿性坏疽的患者来说,严格控制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可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运动量计算每日的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进食要定时、定量、不可过饱。但对于病程长达10年左右的患者,身体瘦弱,抵抗力低下,创口颜色暗淡,分泌物清稀、无臭,生长速度缓慢的患者,若一味的控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则创面组织缺乏生长源,难以愈合。有些学者认为,糖尿病足伤口不易愈合,为加速伤口愈合患者饮食中必须有充分的蛋白质[4]。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我们一方面鼓励患者进食,如多吃精肉、鱼汤、猪蹄等富含精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物质,另一方面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药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5  健康教育  微不足道的疏忽可能会酿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对糖尿患者进行教育,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足部护理,对预防高危足患者下肢截肢具有重要的意义。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治疗的顺应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致死率[5]。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0级患者尤为重要。我们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包括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如何护理等,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因为有些患者缺乏相关知识,不引起重视而发生溃疡、坏疽,甚至截肢。在本组48例患者中,我们发现能接受医务人员指导,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认真检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的患者,足部病变恢复的就快。其中1例患者,家属配合不好,使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血糖一直不稳定,导致糖尿病足长期无法治愈,最后因截肢坏疽,败血症而死亡。

    3.6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的患者往往面临着两方面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是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多,糖尿病足有截肢的危险;二是高额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因此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影响着患者的睡眠、饮食和血糖的变化。护士要掌握和了解每一个患者的心理状态,作好心理护理,并使其贯彻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1)为患者讲解精神紧张焦虑可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而使血糖波动,而乐观的态度会使肌体抵抗力增强,每次换药后将创面的好转情况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2)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讲解,并对患者思想中存在的担忧和顾虑予以排解。(3)让患者参与确定治疗方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

    总之,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项非常关键而艰巨的工作,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糖尿病足治疗的成败,因此认为,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过程中,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减缓和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永山,岳新.糖尿病足外治法概况[J].中医研究,2002,15(6):49-51.

[2] 蒋琪霞,耿广莉,常艳,等.188例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6.

[3] Zeillemaker-Anneke M,piperacillin/Tazabaitam therapy for diabetil foot in fection[J].foot Ankle Int,1998,19:169-172.

[4] 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8.

[5] 刘建琴,刘道平,陆秀华,等.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关系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24.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