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3期

非药物干预对1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疗效报道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非药物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随着社会老龄化,痴呆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因大脑退化,智力衰退等引起的症状,给照顾者带来很多困难和压力,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照料者是患者的配偶或子女。长期的看护,特别是患者的配偶,同样是老年人,也可能有慢性病,长期照顾患者造成体力疲乏,情绪抑郁,健康......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随着社会老龄化,痴呆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因大脑退化,智力衰退等引起的症状,给照顾者带来很多困难和压力,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照料者是患者的配偶或子女。长期的看护,特别是患者的配偶,同样是老年人,也可能有慢性病,长期照顾患者造成体力疲乏,情绪抑郁,健康状况很快下降,严重影响照顾者的身心健康[1]。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不断进展的过程中,约有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各种异常行为,这些问题给家属带来很大困惑和照顾困难,也是患者被送进医院的常见原因[2]。对于痴呆患者出现的精神行为问题,通过非药物的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减轻照料者的困难,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于2006年3月收治1例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患者因表现行为异常,情绪激动、易激惹、伴冲动行为,睡眠颠倒,家人照顾困难而收入院,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得到控制,临床显好出院,现将非药物干预措施详细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性,77岁,退休教授,主因1998年渐出现记忆力下降,不记得前一天吃什么饭,吃药经常需要别人提醒。MRI提示:脑萎缩。2000年脾气变得古怪,主动性差,继而发展为迷路,找不到卫生间,言语内容简单,交流困难,远近记忆力均下降,易发脾气。2003年发展为交流困难,双手在空中抓来抓去,拿起东西往嘴里塞,当听不懂别人讲话时就跺脚骂人,CT:脑萎缩。2005年末起几乎无言语交流,大小便不会表示,睡眠昼夜颠倒,家人无法护理而收入院。入院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入院后继续维持门诊药物治疗方案和剂量,即奥氮平 2.5 mg、qn和卡巴拉汀 1.5 mg、每日2次。

    2  非药物干预措施

    2.1  基本生活照料

    2.1.1  饮食护理  评估患者发现患者咀嚼困难,进食速度较快,故给患者提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碎食,指导照料者喂食时注意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发生噎食呛食,随着患者对环境的熟悉和情绪的稳定,护士开始指导患者如何自行进食,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患者,并做示范动作,当患者可模仿工作人员动作时,及时给予鼓励,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强信心。同时患者在进食时不能催促指责患者,应给患者充足的时间完成进食。此患者进食时不知饥饱,反复要求进食,故三餐应定时定量,保证患者入量在2 000~2 500 ml后,切忌吃得太饱。

    2.1.2  二便护理  患者因语言功能明显受损,不会表示大小便,所以我们指导照顾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表现,如:烦躁不安、坐卧不宁时要及时带患者入厕,如无异常表现时也需定时带患者入厕(饮水1小时后)。若患者不慎将大小便便于床上或弄脏衣裤,要及时给患者更换,不要指责嫌弃患者,避免患者因此而急躁、发脾气。

    2.1.3  睡眠护理  患者睡眠颠倒,白天尽量不让患者卧床,减少创造睡眠机会,安排患者参加病房的康复活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一些简单的益智游戏,患者刚开始完成较困难,需护士反复提示,指导照料者在患者完成困难或不耐烦时要协助患者完成,避免患者对游戏失去信心,产生焦躁情绪,不让他有机会打瞌睡,中午或下午可以小睡一会儿,晚上尽量不强迫患者做事情,保持稳定情绪,入睡时照料者尽量陪患者一同卧床,房间开小灯,避免因房间太黑而使患者感到不安。

    2.2  家属及照料者教育[3]  在对照料者基本特征进行评估后,我们将痴呆相关疾病知识向其进行了详细宣教,包括痴呆的基本知识、痴呆患者常见的精神行为特征以及照料者如何观察患者的行为变化,以了解某种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的起因、特点和后果,鼓励照料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并引导照料者及时与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以减轻照料者的心理压力。此外,我们也对患者家属进行了相应的指导和教育,并建议照料者应相对固定,避免频繁更换,以减少患者因此而产生的不安全感。

    2.3  恰当的接触方式  我们指导家属以及照料者正面与患者接触,保持积极的心态,如:微笑。与患者接触前,先以患者熟悉的称谓呼唤其(xx教授您好),并介绍自己(我是xx),提高患者的警醒度,引起患者注意,由于称谓较为熟悉,患者的不安全感也会有所减轻,而对工作人员或照料者的亲切度会增高。建议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或同时(如入厕、洗漱),要将活动内容与患者反复沟通,语气温和,指令清晰。指导之后,患者对生活护理更为配合,并迅速建立对陪护人员的信任,强烈的语言及行为攻击显著减少。患者的房间及床位也保持固定,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不良刺激。

    2.4  积极的沟通  正面与患者接触时,注意眼神交流,开始说话前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患者产生过度不安全感。语言交流时要清楚而直接,避免不明确的表达。信息沟通不仅要用语言表达,还可借助摸、指、面部表情或动作将工作人员或照料者的意思表达出来。与患者接触时尽可能避免工作人员带给患者的不当刺激,如:有一次工作人员在与患者握手时,当患者抚摸医生的手后,突然迅速将手移开,情绪略有波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手太凉。

    2.5  生活训练  入院后我们鼓励患者自己进食,工作人员示范患者如何用汤匙,当患者能够在指导下用汤匙舀饭、喂进自己嘴里,我们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给患者充足的进食时间,在训练其进食技能时,不可催促、呵斥患者,而是通过不断提示使患者完成进食。此外,我们也鼓励患者参加病房的炊事活动,根据情况,指导患者揉面团,通过面团游戏能帮助刺激患者的触觉。我们还拿颜色鲜艳的积木和拼图给患者做认知训练,虽然患者完成起来较为困难,可根据患者情况完成简单任务,患者有时会拿起玩具往嘴里放,这时不要强行抢夺,可以用饼干或其他小食品来代替。

    3  干预结局

    3.1  饮食  通过生活技能训练,患者能用汤匙自行完成进食,进食速度适宜,未出现因进食速度过快而引起的呛咳现象,清淡、营养、易消化的碎食保证了机体的营养需要,同时也避免了噎食的发生。患者不再反复要求吃东西,进食完成后可将饭碗推开。

    3.2  二便  住院期间,患者虽然不能主动表示大小便的需求,但可配合照料者的护理,定时入厕,便于床上或弄脏衣裤的情况明显减少,照料者反映照料困难比入院时减轻,其家属也反映从中学会了照料技巧,感受到照料负担逐渐减轻。

    3.3  睡眠  住院2个月,患者睡眠颠倒情况得到纠正,夜间安静睡眠,白天不再瞌睡,可在照料者指导下参加康复活动,患者基本配合照料,精神行为症状逐渐缓解。对生活护理较为配合,强烈的语言及行为攻击明显减少,此外,家属与其说笑话时,患者会露出笑容。

    4  照料与治疗体会

    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给照料者带来很大压力和困难,由于家属或照料者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和照料技巧,往往难以解决照料中的困难,特别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通过对该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干预,使我们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也使我们体会到在对痴呆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积极开展非药物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而且通过指导家属及照料者各种照料技巧,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照料者及家属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友文,盛树力,肖顺贞. 老年性痴呆的咨询与治疗[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 Finkel SI, Costa e Silva J, Cohen G, et al.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igns and symptoms of dementia: a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urrent knowledge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J]. Int Psychogeriatr,1996,8(Suppl 3): 497-500.

[3] Lyketsos CG, Colenda CC, Beck C, et al.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Geriatric Psychiatry Regarding Principles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Dementia Resulting From Alzheimer Disease[J].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6 ,14: 561-573.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083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