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3期

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262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62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治疗组132例和常规对照组130例,颈动脉组是在脑梗死同侧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qod,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则静脉给予,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62例确诊为颈内动脉系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治疗组132例和常规对照组130例,颈动脉组是在脑梗死同侧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qod,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则静脉给予,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方脑栓通;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灌注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的丧失,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颈动脉灌注治疗是近年飞速发展的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法,由于这种疗法无需昂贵的设备,操作简便,见效迅速,近年来许多省市开展了此项治疗,尤其在一些基层医院。我院于2000年11月开展了颈动脉灌注治疗急性脑梗死至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对复方脑栓通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象是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⑴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有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⑵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颈内动脉系脑梗死;⑶首次发病或再次发病,但首次未留下肢体功能障碍者;⑷年龄≤80岁;⑸ 出凝血功能正常;(6)血压小于24/14.5 kPa。排除诊断:⑴脑出血急性期;⑵明显意识障碍及心肺肝肾功能障碍;(3)癫痫发作;(4)治疗期间发热、腹泻;(5)治疗侧颈动脉杂音或颈部彩超颈动脉有软癍或严重狭窄。将262例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治疗组(动脉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动脉组:132例,男72例,女60例,年龄43~75岁,平均(65.18±10.20)岁,病程平均5.23天。对照组:13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42~80岁,平均(59.62±12.25)岁,病程平均6.01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既往史、伴发疾病、病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动脉组用复方脑栓通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80 ml,2%普鲁卡因注射液4 ml,胞二磷胆碱注射液100 mg,丹红注射液10 ml),脑梗死同侧颈动脉加压灌注,滴速20~30滴/min,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同样药物静脉给予。同时两组给予阿司匹林片75 mg,qd,口服;奥扎格雷钠针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qd,20天为一疗程,两组病例根据病情给予调血糖、调血脂、调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脱水剂等应用。

    1.3  临床疗效评定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日常生活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后予以评分。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用u检验,计数资料或率的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临床疗效: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显效=痊愈+显著进步),见表1、表2。表1  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P<0.01,与治疗组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既有病灶中心的神经组织迅速坏死,又有周边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同时存在着病理性自由基反应增强等病理因素[3],即使病情进入稳定期或后遗症期,仍然存在着缺血半暗带区的低灌流量以及神经细胞的低兴奋性。有学者报道 ,即使超过了治疗时间窗,尽快改善缺血半暗带的微循环,仍然是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

    本观察应用颈动脉灌注复方脑栓通,主要成分胞二磷胆碱,普鲁卡因、丹红注射液等。胞二磷胆碱能增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增强锥体束和抑制锥体外系的作用,促进催醒,改善脑血管张力,轻度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胞二磷胆碱作为脑保护剂倡导早期应用。普鲁卡因有阻断神经纤维传导及轻度舒张小动脉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它能阻断从病灶传向中枢神经的劣性刺激,有利于局部病变组织的营养过程,改善脑循环,治疗脑中风的疗效已得到肯定[4-5]。丹红注射液是植物丹参、红花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是丹参素。丹参具有扩张脑动脉,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管阻力,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并能清除自由基,拮抗Ca2+内流,改善ATP酶活性,同时可提高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对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疼的作用,红花提取物在体内、体外均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增加脑动脉血流量和营养脑细胞的作用[7]。颈动脉灌注疗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Levin等经猴子的颈动脉灌注药物并与静脉注入对照组比较,发现颈动脉灌注侧半球的药物浓度较对照组高190%~280%,比灌注对侧半球高130%~280%,通过颈动脉灌注还可开放血脑屏障,使脑细胞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6~40倍[8]。通过颈动脉直接灌注复方脑栓通,药液可经颈总动脉直接注入病变侧脑内,不需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由于血药浓度的升高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地发挥了药物作用,避免全身用扩血管药物引起的稀释及偷漏现象,有效地改善了缺血半暗带的供血,营养激活了脑细胞,清除了自由基,从而促进了神经细胞的恢复和再生,改善了疗效。本组治疗结果表明,颈动脉灌注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静脉对照组,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组有15例面部潮红,头部发胀,可能与普鲁卡因和胞二磷胆碱、丹红扩血管作用有关,但数小时后症状可完全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此组方安全可行,同时本方法,不需要高档设备,操作不复杂,价格较低,为脑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编委会.各种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79.

[2]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83.

[3] 罗祖明,董佑忠.脑血管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7-379.

[4] 刘斌,梅运涛.简易颈动脉灌注普鲁卡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6):72-73.

[5] 史重华,王逢远.复方普鲁卡因注射液颈动脉点滴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J].天津医药,1999,16(1):212-214.

[6] 辛勤,李秀芳.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04,26(3):222-224.

[7] 邰明辉,刘兰梅,马仁强,等.丹红注射液一般药物学实验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3):335-338.

[8] 邬祖良.颈内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脑瘤[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8,3:113.


作者单位:洛阳钢铁集团公司医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