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4期

前列腺结核15例早期误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对前列腺结核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15例前列腺结核患者早期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采用抗结核药物两种联用9例、三种联用6例,7d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例,15d后所有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3个月后15例临床自我症状明显好转,半年后复查各项指标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对前列腺结核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15例前列腺结核患者早期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采用抗结核药物两种联用9例、三种联用6例,7d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例,15d后所有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3个月后15例临床自我症状明显好转,半年后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采集病史不详、对该病认识不足、思路局限是前列腺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前列腺结核 误诊

  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of 15 cases of early prostate TB

  Dai Ji-an

  (Xiaogan City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Xiaogan 432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rostate TB disease.Methods:Clinical data of 15 cases of prostate TB disease patients misdiagnose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2007.Results:15 cases of patients using Anti-tuberculosis drugs.two drugs combined with nine cases,three drugs combined with six cases,three case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fter 7d,All patients′symptoms were improved after 15d.15 cases of clinical symptoms were obvious improved, All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were normal after six months.Conclusion:15 cases fully recovered.

  【Key words】 Prostate TB disease;Misdiagnose

  2007年1~8月我科接诊前列腺疾病患者176例,其中15例前列腺结核早期误诊,误诊时间23~79d,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15例误诊患者进行临床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年龄31~63岁,平均49岁。临床出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热不适、尿液混浊、尿不尽、会阴部潮湿5例;尿频、尿急、尿道口有稀薄分泌物、腰酸、性功能减退、肛周堕胀7例;尿频尿不尽、排尿无力、间断性血尿、尿痛3例;实验室检查:尿常规WBC“+”8例、“++”3例,RBC“+”2例,“++”3例,CT阳性2例,UU阳性3例,CT、UU双阳性5例;卵磷脂小体“少许”3例、“+”5例、“++”7例。前列腺指诊:腺体Ⅰ度肿大6例、Ⅱ度肿大5例,中央沟变浅5例,中央沟消失3例,质地中度5例,腺体触痛阳性11例,腺体均无结节。“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3例,肥大5例,炎性病变9例。15例早期以慢性前列腺炎和NGU治疗,症状部分缓解5例,症状无好转9例。

  2 确诊方法及治疗转归

  前列腺液结核杆菌检查阳性8例,X线胸片肺部陈旧性病灶、前列腺钙化3例、药物诊断性治疗症状完全消失3例。本组15例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药物治疗,两种药物联用9例,三种联用6例,7d后症状明显减轻3例,15d后症状均不同程度好转,3个月后症状均明显好转。前列腺液结核杆菌复查8例转阴;“B”超复查提示增生及肥大腺体明显缩小。6个月后15例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3 误诊原因

  3.1 采集病史不详,患者反应病史不真实 15例中,有6例家庭成员有结核病史、2例患者年轻时患过肺结核。

  3.2 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和临床经验 以“一元论”和“满意”的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分析和诊断病情,忽略了对少发病种的认识和分析,这是医生早期“一元论”和“满意”判断的主要原因。

  3.3 考虑分析病种局限 有临床鉴别意义的辅助检查早期不到位,单一“满足”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一般检查,这也是早期误诊的一个因素。

  4 讨论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前列腺结核占泌尿生殖系统结核70%~90%,一组105例男性生殖系结核的病理发现,前列腺结核占95.2%[1]。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早期易误诊、漏诊。特别是合并混合感染者,大部分临床症状及体征与慢性前列腺炎相似,易给医生带来“一元论”和“满意”的临床诊断概念。

  前列腺结核也无特异的辅助检查方法,有资料提示,超声检查只能提示前列腺的大小和边界关系,对不典型的前列腺结核病变不易鉴别。X线检查可见前列腺钙化,但几率较低。前列腺液结核杆菌检查阳性机会较少[1]。因此,单一依靠辅助检查易给医生带来分析和诊断疾病的错觉。针对上述情况,医生在分析和诊断该类患者时,不能单一以辅助检查结果或临床症状来确定诊断,当临床症状与辅助检查不符合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或采取药物诊断性治疗,本组3例均属药物诊断治疗而愈。

  总之,随结核病发病率的回升,临床医生需要对本病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尽可能减少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张亚强,主编.前列腺疾病防治[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19:321.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康复医院泌尿外科,湖北 孝感 432100

作者: 戴季安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