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2期综述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23例疗效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采用截骨矫形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8周(6~12周)。术后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内固定器材断裂松动等情况。...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采用截骨矫形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按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治愈18例,好转5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8周(6~12周)。2例浅表软组织感染;3例术后出现尺神经牵拉症状,2~3周均已恢复。术后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内固定器材断裂松动等情况。结论 该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具有内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的理想手段之一。

关键词 骨折迟发性畸形 截骨矫形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肘部损伤,发生率占肘部骨折首位。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6~7岁为发病高峰。根据近年国内文献报道,无论保守或手术治疗肘内翻发生率仍较高,携带角的变化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晚期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达30%~57% [1] 。我院从1998年3月~2003年4月采用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6~24岁,平均18岁;右侧14例,左侧9例。骨折距本次治疗时间10~17年,平均12年;肘内翻角度15~30°,平均25°。

1.2 治疗方法

手术采用肱骨干前外侧切口 [2] ,前、外、后三向骨膜下显露干骺端,保留内侧骨膜,按设计图样截骨,保留内侧皮质骨,使具有适度可塑性,缓缓闭合截骨间隙,使远近截骨面对合,检查携带角符合要求,肘无过伸或屈曲畸形,然后将重建钢板塑形,用螺钉固定,闭合切口前拍正侧位片观察。本组平均截骨度数40°,最大45°,最小30°。麻醉反应过后即可逐步进行手指、腕及肘关节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 评定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术后的最终结果。治愈:截骨处愈合,畸形矫正,对线对位良好,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好转:截骨处接近愈合,骨折线模糊,有较多连续性骨痂形成,对线对位欠佳,但接近功能复位要求,局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功能改善。未愈:骨折未愈合,畸形未矫正,局部肿胀、疼痛较明显,活动功能障碍严重。

2 结果

本组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5年,平均2.1年。按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治愈18例,好转5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皮肤愈合有21例Ⅰ期愈合,2例因感染延期愈合,均为浅部感染,未影响骨折愈合时间。本组无肢体旋转≥10°者;无术后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全身并发症等情况出现;但有3例术后有暂时性神经麻痹,在3周后均消失。

3 讨论

3.1 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的优点 重建钢板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较好的方法之一,具有如下优点:①无需特殊设备和特殊训练,便于普及。②内固定牢靠,可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③重建钢板有可以水平方向预弯的特点 [4] ,肱骨远端有前倾角,可以使内固定物更符合骨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利于内固定。

3.2 病因病机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畸形为髁上骨折最常见合并症,尺偏型骨折发生率高达50% [5] 。由于内侧皮质压缩和未断骨膜的牵拉,闭合整复很难恢复正常对线;其次,悬吊式石膏外固定或牵引治疗均不能防止远骨折段内倾和旋转移位;再有是骨折愈合过程成骨能力不平衡,内侧骨痂多,连接早,外侧情况相反,内、外侧愈合速度悬殊使远段内倾进一步加大。

3.3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3.1 截骨角度的术前设计 术前在X线片上用纸张描出局部轮廓,肱骨干中轴线与干骺端中轴线的交角加上正常携带角,确定截骨位置,截除骨块大小和楔形基底宽度。远侧截骨平面内缘应在内上髁骨突基底近侧,中部距尺骨鹰嘴0.5~1.0cm(伸肘位测),设计图纸上矫形后的肱尺角应与健侧携带角一致。

3.3.2 截骨的术中技巧 截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按术前设计的角度,也可以适当大于该角度,不能小于。截骨线的远端要尽量平行肱骨远端关节面。对侧骨皮质要尽量不截断,不破坏骨膜,这样有利于截骨后断端的稳定。截骨时先用摆锯锯开远端骨质。

3.3.3 并发症的预防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神经损伤、感染、骨化性肌炎、关节活动障碍、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①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是主要并发症之一,一般都是牵拉所致,2~3周均可恢复。②伤口的引流。引流通畅是减轻术后肢体肿胀,防止因积血而感染及骨化性肌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组采用留置乳胶半管引流效果满意。③感染。引流通畅,切口软组织覆盖好的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④暂时性尺神经麻痹。因矫正迟发性畸形后,尺神经有一定的牵拉,根据截骨的角度及大小,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将尺神经前置。⑤内固定器材破坏。截骨及固定过程中应避免骨缺损,因为骨缺损可使骨折端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内固定器材发生破坏 [6] 。⑥肘关节功能障碍。内固定术后,不用石膏托外固定,可早期活动关节,一般3~4周后肘关节功能可基本上达到术前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胥少汀.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585.

2 朱通伯,戴戎.骨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0-1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4 M E.MULLer,ALL guwer著.荣国威,瞿桂华译.骨科内固定,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0~151.

5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3.

6 项良碧,龚旭生.长骨骨折内固定器材破坏原因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4):224-225.

作者单位:410002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

作者: 张 斌 陈卓夫 杨 巍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