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6期其他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0例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用西门子SOMATOMSensaˉtion4四层螺旋CT机对6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扫描,分析HIE的CT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诊断准确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少。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ˉtion4四层螺旋CT机对6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扫描,分析HIE的CT表现。结果 60例中,正常6例;HIE54例,其中轻度40例,中度9例,重度5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诊断准确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少。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多层螺旋CT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ˉcephlopce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血缺氧导致脑的缺血缺氧性损害,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病情重,死亡率高,严重者可产生多种后遗症。CT的出现为诊断HIE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多层螺旋CT的研制成功为快速无创伤研究新生儿HIE找到了一条更简便和有效的途径。现将我院2002年8月~2004年1月开展该项检查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60例中,男39例,女21例,胎龄28~40周不等,平均38周,均有典型的缺血缺氧临床病史,CT检查时间为出生后1h内至20天,平均为5天,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紫绀、反应迟钝、嗜睡、惊厥抽搐、肌张力减低、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及颅内高压等症状。根据韩玉昆等制定的关于HIE的临床分度标准 [1] ,本组病例中轻度45例、中度10例、重度5例。扫描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4四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为:80~120KV,50~70mAs,层厚、层距均为5~8.0mm,窗宽76HU,窗位30HU,以OM线为基准线,按新生儿头颅大小及观察病灶的需要,向颅顶连续扫描。扫 描完后在各层面上分别测量双侧额、颞、顶及枕叶低密度病灶的CT值,选择其最低值作为衡量该患儿病灶密度的标准。

2 结果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1996年杭州会议于HIE的CT分度标准,60例临床诊断HIE患儿CT检查结果正常5例;轻度HIE40例,表现为脑实质中散在或局灶性低密度影,分布范围1~2个脑叶,有3例合并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9例,表现为低密度区超过2个脑叶(图1),但不累及全部脑实质,灰白质界限模糊,部分脑沟消失,其中4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图2);重度6例,表现为脑实质呈弥漫性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限消失,其中5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 双侧额顶叶内片状低密度影,CT值最低为14HU箭示 图2 额顶叶内低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A)

3 讨论

3.1 HIE的临床、病理改变及人们的认识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为新生儿期重要疾病之一,病因主要为宫内及产程中窒息缺氧造成脑水肿伴颅内压增高,脑部血管腔受压变窄导致缺血加重脑缺氧,严重者脑组织广泛坏死软化,吸收后形成穿通囊肿或空洞,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2] 。临床诊断HIE主要依靠新生儿窒息史,患儿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紫绀、呼吸急促、憋气、过度兴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凝视等)、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机体肌张力改变如张力减弱、松软;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惊厥等。自从CT广泛应用以来,提高了对HIE的发现率,CT对本病很敏感,已成为诊断本病的有力依据 [3~5] 。CT检查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HIE病变部位和范围,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动态系列检查对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由于生后病变继续进展,不同病程阶段影像检查所见不同,通常生后3天内以脑水肿为主,也可检查有无颅内出血;如要检查脑实质缺血缺氧性损害及脑室出血,则以生后4~10天检查为宜,3~4周后检查仍有病变存在与预后关系密切。正常足月儿脑白质 CT值在20HU以上,≤18HU为低密度。当缺氧不完全时,大脑皮层矢状旁区及其下白质部分最易受损;如为急性完全缺氧,则丘脑及脑干部位神经核为主要受损部位。

3.2 HIE的CT表现 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也可出现脑实质出血。脑水肿表现为脑实质散在分布的低密度影。根据低密度分布范围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脑实质低密度区分布1~2个脑叶,少数病例合并少量颅内出血(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低密度区超过2个脑叶,灰白质界限模糊,部分脑沟消失,约1/3病例合并颅内出血;重度:脑实质呈弥漫性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限消失。此时基底结、背侧丘脑密度正常,因而形成“双圈征”,即外圈(脑叶)呈低密度,内圈(基底结、背侧丘脑)为等密度(图3)。脑室受压变窄,脑沟消失,并发颅内出血的占80%。正常新生儿脑白质CT值在18~28HU之间(平均为22HU),脑灰质为26~39HU之间(平均为31HU)。HIE脑白质CT值约在20HU以下,脑灰质在25HU以下。病变愈重,CT值愈低。当脑组织发生坏死、软化时CT值可降至12HU以下。因此评估HIE轻中重度不仅要根据低密度影分布范围,还须结合病变的CT值高低变化。轻度HIE于1~2个月复查时病变多已吸收,无明显后遗症。中度HIE大多数亦可治愈,少数可遗留外部性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等。重度HIE约有35%的病例于1周内死亡,存活的病例多有后遗症如脑萎缩、脑皮质变薄、脑白质减少、脑白质变性、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最常见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类型。有3个特征 性现象:①矢状窦旁征,为血液积累于矢状窦旁呈高密度影,静脉窦内流动的血液呈相对低密度,底边为颅骨形成空心征象。②天幕缘征(高脚杯征),即血液积沉于小脑天幕上下形成“Y”或“V”形高密度影(图4)。③纵裂池边缘模糊征,即纵裂池内出血呈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图3 可见弥漫性脑内低密度影及小片状出血灶,基底节正常密度与外周低密度形成“双圈征”

 图4 除可见脑内低密度影外,小脑天幕呈“V”形高密度影(即天幕缘征)

3.3 多层螺旋CT在HIE诊断中的优势 因新生儿不象成人一样能自主保持头部不动,而普通CT扫描时间长,因此图像常常会出现移动伪影,图像质量不够高,诊断本病局限性较大。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问世后,使CT诊断HIE更准确、更快捷、更系统。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8层/s),图像分辩率高(30线对/cm),通常在几秒内能完成病变区域的扫描,可克服因运动而产生的伪影,确保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另外,多层螺旋CT具有低剂量扫描软件,可使受检患儿接受的X线量更少,完全符合国际放射线防护委员会(ICRP)对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3.4 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诊断准确和患儿接受的辐 射剂量少等。

参考文献

1 韩玉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2 李华良,等.新生儿HIE时B超影像变化观察.临床儿科杂志,1990,8(1):7.

3 徐文彪,刘立伟,周少毅,等.足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表现对预后的早期评估.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6):504-507.

4 李启桃,蔡毅勇,张家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现代医用影像学,1996,5(3):128-129.

5 刘贵喜.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8(2):33-34.

作者单位:518172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收稿日期:2004-02-25)

(编辑贝 子)

作者: 张军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