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8期其他

贵阳地区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调查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eginosis,BV)曾被命名为嗜血杆菌阴道炎、加德纳尔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阴道粘膜无明显炎症表现的一种阴道感染疾病,多表现为白带增多,有异味。1对象选择860例因白带增多并伴有异味而就诊于妇科门诊的病人,年龄19~40岁,均为生育期妇女,就诊前无阴道灌洗及用药......

点击显示 收起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eginosis,BV)曾被命名为嗜血杆菌阴道炎、加德纳尔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阴道粘膜无明显炎症表现的一种阴道感染疾病,多表现为白带增多,有异味。为了解该病在贵阳地区发病的流行状况,我们于2001年3月~2002年5月对860例妇科门诊病人进行了该病的检查,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 860例因白带增多并伴有异味而就诊于妇科门诊的病人,年龄19~40岁,均为生育期妇女,就诊前无阴道灌洗及用药。

1.2 方法 (1)外阴检查:先检查外阴有无炎症,再放入窥阴器,暴露宫颈,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性状。(2)取样:用棉拭子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作一盐水涂片和直接涂片,直接涂片加热固定后作革兰染色,盐水涂片用显微镜查滴虫和霉菌。(3)分泌物pH测定:用另一支棉拭子取阴道分泌物,30秒后观察pH值。(4)胺试验:加1~2滴10%KOH涂于有分泌物的棉拭子上,闻有无腥臭味,如有腥臭味者,则为阳性结果。

1.3 诊断标准 (1)阴道分泌物pH值>4.5;(2)胺试验阳性;(3)均匀一致的阴道分泌物;(4)革兰染色评分,得分>6分。革兰染色评分方法见文献 [1] 。

2 结果

本调查组860例病人,经上述检查符合BV诊断标准者291例,BV患病率为33.8%;滴虫性阴道炎14例,患病率为1.6%;霉菌性阴道炎89例,患病率为10.3%。BV合并滴虫感染者46例,占5.3%。霉菌合并BV者38例,占4.4%。

本调查组中,上环妇女数为47例,BV患者18例,占38.3%,未上环妇女占32.4%,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生殖道感染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普遍较高,国内报道发病率在20%~70% [2~4] ,生殖道感染可引起流产、不孕症、盆腔炎、宫颈癌等,并与许多妇科手术感染有关。

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感染包括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及其相互合并的感染。据文献报道,细菌性阴道炎患病人数高于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 [5,6] ;国内报道细菌性阴道患病率为30%~40% [1,6] ,本组调查结果显示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为33.8%、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6%、霉菌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0.3%,该调查结果与报道一致。说明该病在各地区流行情况基本相同,细菌性阴道炎的高发病率,也说明细菌性阴道炎已成为育龄妇女阴道病中的常见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可将细菌性阴道炎的检查列为妇科门诊异常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该病临床症状较轻,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应加强健康人群普查,做到预防为主,一旦确诊应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原则;另该病可经性行为传播,应加强其性伴侣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止再次感染。本研究结果提示,上环妇女细菌 性阴道炎患病率(38.3%)与未上环妇女患病率(32.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本组调查人数少,所得结论能否说明问题,尚待今后积累大量相关资料加以证实。

生殖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妇女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影响出生人口素质,故应积极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广泛宣传生殖道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广大群众认识疾病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青,李权仁,等.革兰染色细菌评分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6:366.

2 王临虹,赵更力,陈丽君,等.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6(21):464.

3 刘敏,曾光,张玲华,等.女性生殖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和阴道分泌物病症处理探索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6(23):422-426.

4 张红杰,高淑云,李凤良,等.北京市密云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和求医行为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5(79):273-276.

5 Biswas MK.Bacterial vaginosis. Clin Obstet Gynecol,1993,36:166.

6 杨帆,宋薇,等.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现况调查.中华皮肤科杂志,1991,(5):314-316.

作者单位:550004贵州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技术指导所

(收稿日期:2004-03-27) (编辑贝 子)

作者: 辛丽梅 冯玲 任小玲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