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9期病例报告

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2例报告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4岁,因糖尿病史5年,伴右眼睑下垂,复视10天,于2002年12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口干、多饮、多尿查血糖高,诊为糖尿病2型,长期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10mmol/L左右。辅助检查:肝功、肾功、电解质均正常,空腹血糖11。3mmol/L,尿酮体(-),颅脑CT示双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点击显示 收起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54岁,因糖尿病史5年,伴右眼睑下垂,复视10天,于2002年12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口干、多饮、多尿查血糖高,诊为糖尿病2型,长期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在10mmol/L左右。3年前始出现四肢麻木,以双下肢为主,10天前无诱因地出现右眼上睑下垂,复视伴头晕,无头痛及肢体活动障碍,无明显视力下降。查体:神志清,右眼睑上睑下垂,右眼球向内,向上、向下活动受限,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正常,伸舌居中,吞咽无呛咳。颈部、心、肺、腹查无异常,双下肢浅感觉减退,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肝功、肾功、电解质均正常,空腹血糖11.3mmol/L,尿酮体(-),颅脑CT示双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为:(1)糖尿病2型;(2)动眼神经麻痹;(3)周围神经病变;(4)腔隙性脑梗塞。治疗:糖尿病饮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应用前列腺素E 1 ,葛根素改善微循环,应用VitB 1 、弥可保、胞二磷胆碱营养神经,改善神经细胞代谢,3周为1疗程,停药1周再开始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动眼神经麻痹好转,出院后1月随访,痊愈。
   
  例2:患者,女,49岁,糖尿病史4年,突然出现左上睑下垂,重视2h,于2003年4月入院,患者在4年前健康查体时发现血糖高,诊为糖尿病2型,口服药物不规律,空腹血糖9mmol/L左右,餐后2h血糖在14mmol/L左右,2h前突然左上睑下垂,不能睁眼,并复视,无其他不适。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左上睑下垂,左眼球向内,向上、向下活动受限,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余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心、肺、腹、四肢查无异常,辅助检查:肝功、肾功、电解质、三大常规正常,颅脑CT检查无异常,空腹血糖8.6mmol/L诊断为(1)糖尿病2型;(2)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方案同例1,治疗1疗程症状好转,1个半疗程痊愈。
   
  2 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重,单一外周神经不常见 [1]  ,本例1在周围神经病变基础上合并动眼神经麻痹,例2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神经病变,二者均是在糖尿病史较长,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情况下发病。动眼神经麻痹发病机制是否与其他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相同还不能肯定,治疗以严格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抗凝,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为主,恢复较慢,但愈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808.

  (收稿日期:2004-05-02)

  作者单位:261513山东省高密市骨伤科医院

  (编辑清泉) 

作者: 周瑞秀 张爱芳 刘湘云 石晓英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