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临床医学

一次性切开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一期对口引流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2例,全部一期治愈,无发生肛瘘及并发症者。笔者认为,一次性切开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能达到一期治愈的目的,从而克服了分期手术疗程长、痛苦大、瘘道形成期反复急性发作致瘘道复杂化等缺点。其中皮下脓肿12例,低位肌间脓肿31例,坐骨直肠窝脓肿......

点击显示 收起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一期对口引流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2例,全部一期治愈,无发生肛瘘及并发症者。笔者认为,一次性切开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能达到一期治愈的目的,从而克服了分期手术疗程长、痛苦大、瘘道形成期反复急性发作致瘘道复杂化等缺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2例,男69例,女13例。年龄15~68岁,平均37.95岁。其中21~45岁的青壮年59例,占总数的72%。病程最短1天,最长12天。其中皮下脓肿12例,低位肌间脓肿31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3例,肛管后间隙脓肿16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3例,直肠粘膜上脓肿2例。
  
  1.2 治疗方法 取侧卧位(患侧在下),1%利多卡因20ml做腰俞穴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置单,做肛门直肠指诊,进一步明确内口。如脓肿内口明确,以弯血管钳自内口探入,向脓肿方向沿伸,低位脓肿者,可直接切开整个脓腔,切口呈放射状;脓腔累及外括约肌深层和耻骨直肠肌上间隙者,则低位予以切开,高位以橡皮筋挂线,视具体情况,决定挂线之松紧度。如脓肿内口不明确,可于脓肿顶端切开脓腔,以血管钳向齿线部探索,最薄弱处即为内口,自该处切开脓腔。以手指伸入脓腔打开所有的纤维隔,修剪创缘,切除坏死组织及感染之肛门腺。如脓腔较大,可于切口旁再作一个或数个切口,这样引流通畅,切口间以橡皮筋穿过挂线(不紧线,仅作引流用)。充分止血后,创面敷以油纱布、塔形纱布压迫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3~5天,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便后中药坐浴,常规换药。换药时以0.5%甲硝唑液冲洗伤口,并转动橡皮筋,保证引流通畅,填入黄连油纱条引流,直至痊愈。注意:换药时应将引流纱条嵌入切口底部,保证切口从基底部生长,防止假性愈合;旷置管道的引流纱条不应填塞过多,并逐日减少。  

  1.4 疗效观察 按照1975年全国首届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

  1.4.1 疗效评定 (1)痊愈:症状消失,创面愈合;(2)无效:经治疗后创面未愈;(3)远期治愈:随访2~3年,原部位未见复发。

  1.4.2 术后反应 (1)疼痛:Ⅰ°:疼痛轻微,不必处理;Ⅱ°:疼痛较重,服一般止痛药可缓解;Ⅲ°:疼痛剧烈,需用哌替啶(度冷丁)类药物止痛。(2)水肿:Ⅰ°:局部轻度水肿,不影响活动;Ⅱ°:局部明显水肿,活动受限。(3)出血:Ⅰ°:便时粪便上带少量血;Ⅱ°:便时排出较多血液和血块,经一般处理可止血;Ⅲ°:前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出血性休克,需经特殊处理。(4)排尿障碍:排尿困难或导尿。

    1.4.3 后遗症 (1)肛门不全失禁:气体及稀便不能控制。(2)肛门完全失禁:干、稀便
及气体均不能自主控制。

  2 结果
   
  2.1 疗效 本组一次性治愈81例,有1例因脓腔较深做二次切开。疗程12~47天,平均21.2天。
   
  2.2 术后反应 (1)疼痛:Ⅰ°61例,Ⅱ°19例,Ⅲ°2例。(2)水肿:Ⅰ°0例,Ⅱ°0例。(3)出血:Ⅰ°82例,Ⅱ°0例,Ⅲ°0例。(4)排尿障碍:排尿困难5例,导尿0例。

  2.3 后遗症 本组有1例肛门不全失禁,有少量分泌物自疤痕沟处溢出。

    3 讨论

  自Chiari(1878年)发现肛门腺,Eisenharmmer(1958年)、Parks(1961年)等阐明肛门腺是肛周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后,正确查找和处理原发病灶,即感染的肛窦—内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已成为共识。常用的检查方法有:(1)肛门指诊时如触及凹陷或稍硬的肛窦,则多为内口处;还可采用双合诊检查,即食指伸入肛管内,另一手指在肛外压迫脓肿波动明显处,食指感到冲击显著的部位多为脓肿的原发内口位置。(2)用钩状探针或陷窝钩探查感染的内口,如脓肿已溃,还可将探针由外口探入以探查脓腔的深浅、大小等。(3)肛镜检查可见肛窦充血、水肿,有时可见肛隐窝有脓液溢出。尤其当用手指按压脓肿波动明显处时更为显著。但须注意,寻找内口时动作要轻柔,顺其自然走向探查,避免盲目粗暴而造成假道;探针行经部位在外括约肌浅深部之间或更浅位置可一次性切开,如行经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则仅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余下的组织行挂线处理,但挂线松紧要适度,防止术后发生肛门失禁。脓肿内口切开后,必须再将内口向上延长0.5cm,切除或结扎创口两侧的皮肤和粘膜部分,这样既可止血,又能扩大内口处理范围,防止遗漏原发灶。对肛皮线至齿线这段敞开的脓腔做充分扩创、搔扒,方能达到彻底清除感染的肛隐窝、肛门腺导管和肌门腺,引流中央间隙的目的。这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复发的重要步骤。为保证创口引流通畅,切口要足够大、足够深,脓腔中的纤维隔要充分打开。如引流不畅,可致创口、支腔愈合缓慢或经久不愈。术后每次换药时要清洁创口和脓腔内滞留粪屑等感染物质。在切口间挂入橡皮筋,应使橡皮筋呈松弛状。这种牢固而持续的对口引流,可使脓腔始终保持引流通畅。换药时牵转橡皮筋,并用药液冲洗,促使创面及脓腔内的污物排出,防止感染物质滞留。

  对“挂线”和“引流线”的处理:(1)对高位脓肿的高位脓腔部分给予挂线,目的是剖开瘘管,因此必须扎紧。至于应该何时全部剖开,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对肛肠环僵硬(有大量纤维组织形成)和高位括约肌间脓肿患者,可于术后7天左右剖开。对脓腔穿过外括约肌深层或耻骨直肠肌而肛肠环尚未明显僵硬者,最好在术后10~14天剖开。若剖开时间太早,易发生肛门不完全性失禁;太迟则易使肛门内外创口生长不同步,在肛管内形成一个引流欠畅的创口,而延长疗程。(2)脓腔创口间的对口引流橡皮筋的拆除时间,应根据脓腔的大小、深浅及主引流切口的生长情况决定。一般当脓腔腔径闭合至略大于引流橡皮筋直径,不易滞留感染物质,主引流切口变浅,粪渣不易进入支管时,就可拆除“引流线”。此线拆除后,支管可很快闭合。如拆除太迟,脓腔壁形成纤维组织,则致闭合困难,甚至形成新的瘘道。切开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时,只要能正确找到内口,对脓 腔充分扩创引流,适时处理挂线,就能达到一期治愈的目 的,克服了分期手术疗程长、痛苦大、瘘道形成期反复急性发作致瘘道复杂化等缺点。对脓腔高位部分挂线,低位部分切开引流,脓腔不完全切开扩创,予挂线对口引流,减轻对肛周组织的损伤,减少肛门移位和疤痕畸形等后遗症,缩短了疗程。

  (收稿日期:2004-06-11)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212300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210029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

作者: 朱小艳陈邑岐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