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中医中药

益肾养肝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50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益肾养肝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方法2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为本院中医门诊就诊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E2、FSH、LH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结论益肾养肝方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但对改善血E2、FSH、LH值无明显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益肾养肝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方法 2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为本院中医门诊就诊病例。临床观察记录每位患者每次门诊随访症状评分指数,实验室血E 2 、FSH、LH值,服药前后各测1次。以肉苁蓉、枸杞子、当归、菟丝子、何首乌各10g组方,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 临床评分症状结果:显效145例,有效8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91.2%;实验室检测结果:E 2 、FSH、LH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益肾养肝方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但对改善血E 2 、FSH、LH值无明显意义。

    关键词 益肾养肝方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于1993年至今对该病进行专题研究,采用已故姜春华教授经验,拟定益肾养肝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50例,取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为本院中医门诊就诊病例,符合中医对该病证诊断标准。其中14例为卵巢切除术后,236例为正常进入围绝经期。年龄32~66岁,平均49岁;病程<1年128例,1~2年64例,~3年41例,3年以上17例;月经情况:绝经(自然与人工绝经12个月以上)143例,未绝经107例,其中月经紊乱89例,正常18例。250例中阴虚型占85.6%。

    1.2 观察与治疗方法

    1.2.1 临床观察方法 由本专科医生统一格式,每例设1份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表,登记每次门诊随访症状评分指数,实验室血内分泌指标E 2 、FSH、LH值,服药前后各测1次,由本院实验室测试。统一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法计算用药前后疗效情况。

    1.2.2 症状评分指数 (1)潮热出汗:白昼12h内>10次,2分;<10次,1分;无,0分。(2)失眠:夜间睡眠3~4h,2分;5~6h,1分;无,0分。(3)心悸:影响正常工作、生活,2分;不影响正常工作,1分;无,0分。(4)情绪改变:不能正常工作,2分;能正常工作、生活,1分;无,0分。(5)骨脊酸痛:影响生活,活动受限,2分;稍有影响,活动不受限,1分;无,0分。每次累加0~10分。

    1.2.3 用药方法 方剂组成:肉苁蓉、枸杞子、当归、淫羊藿、菟丝子、何首乌各10g。如烦躁失眠出汗严重者加知母9g,莲心6g,龙牡各15g。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1.2.4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评分指数下降5分以上;有效:症状评分指数下降3~5分;无效:症状评分指数下降3分以下。

    2 结果

    2.1 临床评分症状治疗结果 显效145例,有效8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91.2%。

    2.2 实验室检测结果 250例中有完整治疗前后测定数值165例,E 2 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虽有增高,但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FSH、L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主生殖,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本文观察的不论已绝经或未绝经病例,中医临床辨证大都有肝肾亏损,冲任不调,天癸衰竭的生理特点,中医辨证约88%为肝肾阴虚证,与张仲景指出“真阴不足”是老年女性衰老的重要机制相吻合。

    益肾养肝方是集已故姜春华教授的临床经验,以补益妇女的天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剂。方中肉苁蓉、何首乌、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菟丝子、淫羊藿补肾壮阳;配当归补血和血调经,另随患者烦躁、失眠、盗汗的严重情况加入知母、莲子心、龙牡等药,整个方剂滋水涵木、活血调经,养心安神,特点为阴阳并调,滋阴而不腻,壮阳而不燥。观察本组病例大部在服药1个疗程内,临床症状就明显减轻,对部分月经紊乱者还起到益肾调经作用。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绝经前后卵巢功能以及全身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功能的明显减退,出现烘热、出汗、心悸、失眠、烦躁、易激动等症状。本组部分病例治疗前血内分泌测定E 2 明显下降,FSH、LH上升,用益肾养肝方治疗2个疗程后,部分<50岁病例血E 2 有升高,FSH、LH有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更有甚者,在笔者观察的部分闭经<1年的患者中,有的在服药后出现月经再现、白带增多,提示益肾养肝方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对尚未完全衰退或虽已衰退仍可逆转的卵巢功能有促进调节作用。2002年7月9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宣布 [1]  ,妇女健康初始行动(WHI)在健康绝经后妇女中使用雌激素加孕激素的临床试验由于乳腺癌发病相对风险增加26%,且并无总体益处予以提前终止。在此背景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走向世界的新契机。为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共同努力把有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机制及有关药物综合分析、研究提高,使之更完美的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陈名道,杨颖.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的困境与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前景.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1):9-11.


     作者单位:200233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 

作者: 戴维正 闻名 陶福兴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