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临床护理

癔症与暗示性心理疏导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癔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临床以女性多见,一般在精神因素作用下起病,亦可因某种原因引起长期精神紧张、恐惧而发病。对该类患者临床最好的治疗方法应注重暗示性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耐心细致的精神护理,以简短有力、充满信心的语言进行鼓励和保证,再配合药物进行暗示性治疗达到减轻或消除症状的治疗目......

点击显示 收起

     癔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临床以女性多见,一般在精神因素作用下起病,亦可因某种原因引起长期精神紧张、恐惧而发病。对该类患者临床最好的治疗方法应注重暗示性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耐心细致的精神护理,以简短有力、充满信心的语言进行鼓励和保证,再配合药物进行暗示性治疗达到减轻或消除症状的治疗目的。我院2003年共收治9例癔症患者,通过暗示性心理疏导再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均很满意,体会如下。

    1 癔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1.1 症状明显、体征轻微 有的患者突然倒地屏气、全身僵直,但意识清醒,体检时各种反射均正常并且无病理改变。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症状性失明,但瞳孔反射和眼球活动均良好,眼底检查并无阳性发现,单独行走时能避开障碍。

    1.2 夸张做作、反复发作 有的患者大哭大笑,大喊大叫,手舞足蹈,装模作样。有的还出现假性痴呆,但仔细观察发现并不痴呆。易受暗示,间歇期完全正常。

    2 暗示性疏导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用和蔼美好的语言关心和体贴患者,以满腔的热情与他们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注重倾听患者的诉说,承认他们的疾病所在,同时告诉患者,只要安心治病,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与医务人员配合,接受治疗就可以治疗痊愈。

    2.2 寻找病因 认真寻找发病原因,善于从患者的言谈举止中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发病原因、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暗示与疏导。

    2.3 积极鼓励 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体贴入微、充满信心的语言对患者进行鼓励,一有成效则抓住不放,正面肯定,继续鼓励,有的放矢进行治疗,达到满意效果。

    2.4 坚持保护性医疗制度 在患者的床边要注意谈话语言,千万不能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以免引起患者的疑心而使症状加重。每次服药与注射前应对患者多加解释和暗示,使其乐意接受治疗和相信医务人员的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20岁,因上下肢无自主运动2天而入院。入院时神清,失语、双下肢颤动,其它方面均无异常。体格检查各种反射正常,未发现病理性反射。以前有类似病史,能自行缓解。住院后诊断为“癔症”。主要以暗示性心理疏导为主,配合对症、镇静治疗效果满意,于第4天痊愈出院。例2,患儿,女,13岁,因四肢不能站立,双上肢不能上举而入院。入院时神清,发育良好,表情淡漠,少语懒动,体检:心肺(一),膝反射正常,未发现病理性反射。生化检查 均正常,其它方面未发现异常。临床诊断为“癔症”。以维生素类药治疗加上暗示性心理疏导治疗,效果良好,于第3天治愈出院。

    4 体会

    癔症患者多因精神因素引起发病,临床上单用镇静和对症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而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再配合使用药物治疗则很有成效。心理疏导的基本工具是语言,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用准确、灵活、适当合理的语言来鼓励和暗示,对癔症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单位:330304江西省永修县人民医院

作者: 王久凤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