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临床医学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4例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4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的临床、X线检查、痰菌阳性率、合并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情重、发展迅速、痰菌阳性率高、并发症多,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有效控制血糖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预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 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4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的临床、X线检查、痰菌阳性率、合并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情重、发展迅速、痰菌阳性率高、并发症多,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有效控制血糖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肺结核 糖尿病 临床特点
     
  为了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糖尿病合并结核病34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4例(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33例),男28例,女6例,年龄35~78岁,平均57.4岁,病程5天~40年,<40岁2例,40岁以上32例。并选同期单纯性肺结核34例作为对照组,男25例,女9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依据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即:症状+随机血糖≥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肺结核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2)有肺结核病的胸部X线表现;(3)痰中找到抗酸杆菌;(4)抗结核治疗有效。
   
  1.3 病变程度的划分标准 轻度:无空洞病变,病灶范围 相加不超过2个肺野。中度:有空洞病变,病灶范围相加不超过2个肺野。重度:有空洞病变,病灶范围相加超过2个肺野。
   
  1.4 治疗方案 积极控制糖尿病,血糖控制在正常或8.4mmol/L以下。同时两组给以1999年12月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和卫生部医政司修订的《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规定的抗痨方案治疗3个月。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著好转:临床症状消失,痰菌转阴,胸片肺部病灶吸收1/4~1/3,空洞闭合。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痰菌量减少,胸片肺部病灶有吸收,空洞缩小。未愈: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痰菌量无变化,胸片肺部病灶恶化。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对照数据均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结核病组临床症状X线病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两组治疗后X线病变吸收度、空洞闭合、痰抗酸杆菌阴转率对照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2。

  表1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结核病组临床症状比较(略)
 
  注: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ˇ P<0.01
   
  表2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结核病组的X线、痰菌治疗前后比较(略)

  注: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ˇ 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糖尿病的一个特殊并发症,糖尿病患结核病的几率比一般人群患结核病的几率高出4~8倍 [1,2]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以中老年人多见,起病急、病变广泛,痰菌阳性率高,排菌量大,并发症多。众多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易患结核病,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血清中出现胰岛素受体,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使结核病迅速变化,结核病进展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两者相互促进恶化,而以糖尿病影响结核为主,因而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等症状,病变性质以中重度、干酪病变为主,病变范围广泛,容易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且合并症、并发症多,鉴别诊断困难。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一经确诊,首先应控制糖尿病,解除高血糖症状,延缓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血糖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预后的关键。对于中老年肺结核患者,特别是病灶广泛或有空洞,化疗中症状 好转不理想者,要怀疑合并糖尿病的可能。糖尿病患者定期常规做胸片检查,这对两病的早期发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同样遵守结核化疗原则,且疗程要比单纯结核延长,疗程一般1~1.5年,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动态观察患者的饮食、视力、肝肾功能、胸片、痰菌等情况,只要合理的用药,控制好糖尿病,治疗效果还是满意的。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肝脏储备能力下降,为减少降糖药和结核药所引起的肝损害,建议严重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使用副作用相对小的抗痨药物、加用保肝治疗,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家荣.实用结核病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16.

  2 谢惠安.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1.
    
  (收稿日期:2004-09-13)

  作者单位:210048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感染科

  (编辑文 川) 

作者: 李金东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