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临床医学

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况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及分析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焦虑症状况。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5例,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态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卒中后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症较常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及早诊治卒中后抑郁、焦虑症,可减少卒中后的致残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调查及分析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焦虑症状况。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45例,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态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脑卒中后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症较常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及早诊治卒中后抑郁、焦虑症,可减少卒中后的致残率。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焦虑症
     
  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在美国每年患卒中的600万人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0%~45% [1],国内卒中后伴抑郁症发病率的报道为44%~67% [2~4]  。而非精神科临床医生对脑卒中患者的这种情绪和心理问题识别率不高,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致使患者生活质量降,给社会、家庭、个人均带来极大负担,同时不利于脑卒中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除外意识障碍者)45例进行了心理健康状态测评,男24例,女21例。年龄42~82岁,平均(56±12)岁,并选取患者亲属中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8~77岁,平均(53±14)岁。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组间可比性检测 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显示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及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SCL-90结果比较 (略)

  2.3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比较 脑卒中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6.67±28.99)分和(38.26±14.36)分,对照组分别为(36.66±13.55)分和(31.28±161.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由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发生了突然而意外的变化,如 或轻或重的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加重机能障碍的并发症、社会生活能力减弱等等,使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角色有所变化,从而可发生心理、情感和行为障碍,其中以抑郁、焦虑情绪者最常见。这种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卒中后抑郁不利于神经缺损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国内周氏 [3]  对119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ˉties of daity living,ADL)能力的恢复均低于对照组。Parikh [5]  报道早期认识及治疗卒中后抑郁有利于ADL的恢复。
   
  本文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焦虑很常见,患者出现明显焦虑、抑郁、悲观情绪反应,以及严重的认知歪曲,可继发一系列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而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和抑郁又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愈后和转归存在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最终有可能使患者陷入一个不可遏制的恶性循环中。所以在医疗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要注重患者继发的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行为障碍的治疗。必要时对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技术,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纠正患者不良认知,避免卒中后抑郁的误诊、延诊、漏诊而延误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要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并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使患者以较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疾病,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减少卒中后的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Primeau F.Post-stroke depression: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Can J Psychiatry,1988,33:757-765.
   
  2 刘谷珩,陈振华,陈燕芳,等.脑卒中启抑郁的临床浅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1):5.
   
  3 周向东,郑霞荣,郭雪云,等.脑卒中后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中国康复,1998,13(1):23-24.
   
  4 王刚,崔利华,郭怡,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5):216-217.
   
  5 Parikh RM,Robinson RG,Lipsey JR,et al.The impect of poststroke onˉrecoven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ying over a2-year followup.Arch Neuˉrol,1990,47:785-790.
    
  (收稿日期:2004-09-20)

  作者单位: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编辑夏 继) 

作者: 白锦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