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血管性痴呆在欧美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位最常见的痴呆,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超过了阿尔茨海默病,而多发梗死痴呆认为是脑血管痴呆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临床上以记忆力减退、智力丧失、人格行为改变及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所有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血管性痴呆在欧美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位最常见的痴呆,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超过了阿尔茨海默病,而多发梗死痴呆认为是脑血管痴呆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临床上以记忆力减退、智力丧失、人格行为改变及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8岁。所有患者均做头颅CT、血糖、血脂等检查,采用修改后的Hachin-ski评分法,均符合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1.2 治疗方法 (1)清开灵注射液40ml+5%葡萄糖液30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连用2周。(2)纳洛酮2.0g+生理盐水30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连用2周。(3)中药以活血祛瘀、化痰开窍为主。石菖蒲15g,远志10g,郁金10g,瓜蒌30g,胆南星15g,丹参20g,地龙20g,水蛭10g,鸡血藤30g,赤芍20g,水煎服,日1剂。气虚明显加黄芪30~50g;阴虚明显加生地20g,麦冬20g;痰热腑实明显加大黄6g,枳实10g。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修订的长谷川智力量表。明显好转:智能提高10分以上;好转:智能提高5~9分;进步:情绪较前进步,反应较前灵敏,大小便可控制,智能提高不到5分;无效:治疗后无变化或病情加重。

     2.2 治疗结果 32例中明显好转8例,占25.0%;好转15例,46.9%;进步5例,占15.6%;无效4例,占12.5%。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以多发梗死性痴呆最常见,尤其是皮质、皮质下梗死、多发腔隙梗死,而缺血性脑损害又是多发梗死痴呆的主要原因,在脑缺血时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同时也引起了多种生化物质的改变。现已证实,脑缺血后机体可以释放大量的β-内啡肽,使缺血区脑血流进一步下降,脑灌流损害加重且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纳络酮能拮抗β-内啡肽与阿片肽受体的结合而使脑血流增加,减轻脑灌注损伤,保护细胞膜稳定性,且可逆转其细胞毒性作用,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实验研究还表明神经介质类氨基酸在脑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谷氨酸具很强的兴奋毒性作用,大量谷氨酸释放可直接引起成熟性和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1]  。清开灵为纯中药制剂,可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醒脑开窍。实验研究证明清开灵能降低脑出血大鼠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而保护神经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学习和记忆功能 [2]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呆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发于中风之后,病位在脑,涉及肝、肾、心、脾,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精气亏损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终致脑络瘀阻,髓海失养,灵机失用。但基本病机为痰瘀内结、气血逆乱,故治以化痰开窍、活血化瘀为法,方中石菖蒲、胆南星、瓜蒌、郁金、远志化痰开窍,丹参、水蛭、地龙、赤芍、鸡血藤活血化瘀。以上诸药合用,异曲同功,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向敬,匡培根.脑缺血时皮层区细胞外液中氨基酸的动态变化-微透析观察.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1):5-6.

    2 蒋玉凤,朱陵群.清开灵注射液对SHR  SP  出血性中风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1997,6(5):220-221.    

  作者单位:065000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 

    (收稿日期:2004-10-22) (编辑新 竹)

作者: 沈玲哲 张东文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