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期中医中药

冠心病中医治疗述评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冠心病大致属中医文献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学之“痹”与“痛”的概念,皆为“不通”所致,即心脏络脉血凝而不流,以致血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故有胸痹心痛之谓。然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指出人体内之元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因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等明确表......

点击显示 收起

  冠心病大致属中医文献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学之“痹”与“痛”的概念,皆为“不通”所致,即心脏络脉血凝而不流,以致血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故有胸痹心痛之谓。然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指出人体内之元气是推动血行的动力,因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等明确表明血瘀的形成与气滞密切相关。故先期中医对冠心病的证治研究,大多以气滞血瘀作为冠心病的成因机制而立法设方遣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北京地区冠心Ⅱ号方(川芎、红花、赤芍、丹参、降香)和上海的复方丹参方(丹参、降香)等都是针对气滞血瘀的发病机制而研究的具有理气化瘀、活血通脉作用的新制剂,深受医学界重视。于是以冠心Ⅱ号方或复方丹参方为基础,抑或随证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各地。许多学者为了提高疗效或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往往对其进行拆方重组或单味药的有效部位提取等研究,结果虽有不少收益,但在临床长期应用后却发现,单纯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对冠心病的标证治疗固然有效,但对有本虚证的冠心病治疗却很难进一步提高疗效或使疗效巩固。
    
  1 进一步探讨冠心病的中医学之成因机制,是提高冠心病中医临床治疗效果之关键所在
      
  中医学之“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的论述,明确地指出“气”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凡气滞不利、血运受阻必成瘀是顺理成章之事。但从现代流行病学角度来看,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此时适值人体脏气亏虚,功能渐衰之际。实践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有心前区隐痛,胸闷气短,动辄喘息不已或遇劳易发,倦怠乏力,心悸不安,懒言自汗,面白脉弱等心气不足或亏虚之表现,尤以劳力性心绞痛者为多见。结合现代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左心功能不同程度低下,也就是说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心脏储备力减低,这种渐进式的心功能减退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中医学之心气虚证极为相似。笔者曾对176例冠心病患者作了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发现有本虚者147例(83.5%),无本虚者29例(16.5%)。在本虚证中,属心气虚者126例(71.6%),其心功能主要表现为反映等容收缩阶段左心室内压上升速率的减慢(PEP、ICT延长),使左心室射血起始时间延迟,射血时间缩短,提示左心室射血时心肌纤维缩短速率及缩短程度减少,以及相应的每搏量减少,同时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室内压不能及时降低,以致房室瓣开放延缓,等容舒张期延长,舒张功能减退。
   
  结合中医临床与心气虚证之表现极为相似。因而当心气亏虚或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帅血无力,血流滞缓而成瘀阻。基于冠心病的中医成因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多数医家认为冠心病之中医病机特征为脏腑虚损、功能失调,常以心脉瘀阻为其突发表现。虽然先期罹病进展缓慢,但是迁延日久,必耗损元气,且久病入络必有瘀。可见瘀的形成,既有气滞不畅所致,又有气虚不足造成。现代研究表明,前者主要影响血液流变性改变,属标实证,标实泛指因气血失衡,血液呈高凝状态之病理改变,常以气滞血瘀为多见;后者却涉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本虚证密切相关。所以本虚多指冠心病因左心功能低下所致的一系列气虚证候的表现。最终大多导致气虚血瘀之本虚标实证为冠心病之中医基本病理机制。因而临床立法,一般应主张通补兼顾、标本兼施为宜。

  2 效法名家
    
  已故名医蒲辅周认为本病是虚证,不是实证;病因是心气不足、营气不周;病位在心。他根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主张“活血顺气”。其验方《两和散》,方中重用人参,功用为两和气血。当代名医赵锡武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应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任应秋亦将治疗本病的方法概括为益气扶阳,养血和营,宣痹涤饮,通窍宁神,而以“扶阳通营”为首务;岳美中亦认为益气通脉络之法,久服不减效。这些名家对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法则虽各有主张,但其辨证论治实质却有共同基础,因而基本结果殊途同归,从而使气虚血瘀成为冠心病的中医基本病理机制的趋向进一步明确,亦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所接受。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310007杭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作者: 郑源庞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