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期经验交流

延迟性脾破裂25例报告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延迟性脾破裂又称隐匿性脾破裂,系指外伤48h后才表现有脾破裂症状者。我院从1987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住延迟性脾破裂25例。2主要症状外伤一定时间后突然出现全腹剧痛,并伴严重失血性休克20例,占80%。腹痛明显加重伴中度休克3例,占12%。...

点击显示 收起

  延迟性脾破裂又称隐匿性脾破裂,系指外伤48h后才表现有脾破裂症状者。由于其在隐匿期内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容易被忽视,造成漏诊和误诊。我院从1987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住延迟性脾破裂25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9岁,平均42岁。受伤至出现症状的时间:2~4天12例,5~10天8例,11~15天3例,16~30天2例,最短50h,最长30天,平均为8.3天。
   
  1.2 主要症状 外伤一定时间后突然出现全腹剧痛,并伴严重失血性休克20例,占80%;腹痛明显加重伴中度休克3例,占12%;无明显腹痛而突然昏倒,表现内出血2例,占8%。
   
  1.3 治疗结果 本组25例,全部手术切除破裂之脾脏,经抗休克、自体血回输等处理,24例痊愈,1例死亡。

  2 讨论
      
  我院同期收住各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546例,脾破裂246例(45%),列第一位,脾破裂中延迟性脾破裂25例,占10.16%,发病率与一般统计报道(10%~15%)相近。延迟性脾破裂因其有隐匿性,就诊最佳时间易错失,且伴有大量内出血和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后并发症多。其死亡率是一般外伤性脾破裂的10倍。
   
  2.1 延迟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 对于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关键是提高警惕性。详细询问病史(外伤时的着力部位、大小,是否有脾肿大等)。体检有无休克、左上腹部压痛、肌卫、反跳痛、脾肿大、肠鸣音降低等。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再结合必需的B超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此外,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延迟性脾破裂尚有如下特点。
   
  2.1.1 腹痛中间缓解期 伤后腹痛较剧,经休息和对症处理后,腹痛可暂时缓解或减轻,一段时间后由于活动等原因,腹痛又突然发作,并迅速出现休克。本组有腹痛中间缓解期者15例(60%),其原因可能是外伤后脾脏损伤产生腹痛,后因出血积于脾包膜下或破裂口为血块堵塞,出血停止或减少,临床上表现为腹痛缓解或减轻,随着包膜下出血的积聚,压力增高,张力增大,引起包膜破裂或血块脱落而出现明显的外伤性脾破裂症状。
   
  2.1.2 外伤后腹痛不剧烈 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失血性休克表现,但脾区有持续存在的叩击痛,应疑有延迟性脾破裂的可能,本组病例中,有持续性叩击痛20例(80%),予以B超或CT检查,确诊为脾破裂。
   
  2.1.3 腹部外伤后持续性低热 本组有持续性低热(37.4℃~38.5℃)者18例(72%),此为血液吸收所致。故遇腹部外伤后出现持续低热,应高度怀疑有内出血之可能。
   
  2.2 延迟性脾破裂的治疗 (1)由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一旦出现典型的破裂出血症状时,机体已处于失代偿、失血性休克状态,且多脏器功能或多或少已受损伤,其抵抗力已明显减弱。因情况紧急,故手术应以简单、快速、安全为原则。术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本组25例均作脾切除术,抢救效果满意。(2)本组作腹腔内自血回输20例,最多达2200ml,平均1200ml,在当前血源紧张,且手术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对挽救患者生命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3)死亡1例为82岁高龄患者,原合并有冠心病,术后24h死于心力衰竭。提示失血性休克需快速足量补液扩容与心脏负荷临时加大是一对矛盾。在扩容抗休克的同时,应加强对其心脏功能的监察和保护,适时的强心、利尿,这对原有心脏疾患,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高危的老年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226200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心医院 

作者: 季建彬 张士兴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