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6期临床医学

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营养支持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在危重病中的支持效果。方法将ICU中3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支持组(19例)和肠外营养(PN)支持组(19例)。在营养支持前1天及营养支持第10天测量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结果肠内营养组在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肌围方面与肠外营养组支持效果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在危重病中的支持效果。 方法  将ICU中3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支持组(19例)和肠外营养(PN)支持组(19例)。在营养支持前1天及营养支持第10天测量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每日计算氮平衡并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 结果  肠内营养组在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肌围方面与肠外营养组支持效果大致相同(P>0.05);在血红蛋白及氮平衡方面则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 结论  对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在防止细菌易位和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起一定的作用。且较肠外营养有更好的营养效果,实施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危重病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原因致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通气的患者,因昏迷等各种原因不能进食而有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脏器功能和贮备力均有明显下降,影响预后。通过ICU患者在实施机械通气时的临床观察证明,合理给予肠内营养,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更好的营养效果。可使患者病情缓解,病程缩短,实施方便和并发症减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患者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21~87岁,平均(59.7±11.2)岁,均为重症感染,ARDS、创伤、颅脑手术及其他大手术后患者。24例气管切开,14例气管插管。3、4天后有体重下降、摄食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皮下脂肪储备废用性丢失等营养不良状态。
   
  1.2 患者分组 患者详细资料,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5例。合并严重感染5例,ARDS4例和COPD5例及其它呼吸障碍患者3例。所有患者患病前胃肠功能正常。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各19例。

  1.3 营养支持方法
   
  1.3.1 EN组 将鼻饲管留置于胃,或下螺旋胃管至十二指肠,在输液泵控制下输注营养液,连续输注方法,每日16~20h,不足液量由静脉补充。分别给予等氮等热量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热量25~35kcal/(kg·d),氮量0.2g/(kg·d),热量与氮的比例132∶1。
   
  1.3.2 PN组 患者通过中心静脉,依靠输液输入营养液。计算热卡、热氮后,分组静滴自配营养液。而不是一次性并入3L袋,减少配制过程中的污染可能。并根据电解质及尿量,随时加减电解质,方便易行。营养液成分包括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1.4 观察指标 营养支持第1天和营养支持10天后测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每日计算氮平衡。并观察腹痛、腹胀、反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见表1。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

  表1 不同营养方法与支持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测定检验 (略)
    
  2 结果
    
  全部患者无死亡,其中34例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无明显变化。PN组有4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不论是EN还是PN,危重病患者的三头肌皮皱厚度及上臂肌围在营养支持前后,均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临床差异无显著性(P>0.05)。EN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在营养支持后较前升高(2.6±0.47)g/L,差异有显著性(P<0.05)。PN患者血清白蛋白在营养支持后,较前降低(0.9±0.7)g/L,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种方法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N组患者血红蛋白在营养支持后较前增加(0.2±0.1)g/dl,差异无显著性。PN患者血红蛋白在营养支持后较前有下降(1.9±0.9)g/dl,差异有显著性。
   
  EN组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呕吐、反胃,经调节营养液温度及输注速度,并应用胃肠动力药或止泻药后,症状控制。继续肠内营养支持,未再出现类似症状。PN组有4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立即更换静脉导管和更换留置部位,积极抗感染后好转。
    
  3 讨论
    
  PN组有4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据研究各种原因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胃肠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黏膜免疫功能和全身免疫功能。近来各项研究表明:创伤和感染可导致肠萎缩和黏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可诱发系统炎症反应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2] 。而胃肠内营养支持则可维持内脏血流的稳定及胃肠黏膜的完整,并缩减了住院费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EN还是PN,患者在维持营养平衡、防止机体衰变方面具有大致相同的临床效应。但对于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患者,胃肠内营养在防止肠道细菌易位,防止并发脏器功能衰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3] 。在营养支持方面较胃肠外营养更符合生理状态。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更好的营养效果。并有费用低,实施方便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陈强清,刑月利,欧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癌症,2001,20(3):294-297.
   
  2 Frost P,Bihari D.The rous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n the critically ill:physiological and economical considerations.Nutrition,1997,13(1suppl):S58-S63.
   
  3 史载祥.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21(2):116-117.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650000云南昆明延安医院中心ICU

作者: 李秋宇 朱明 李茹萍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