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7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疗效(显效率75。结论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 方法  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0例。2个疗程后分析结果。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效率75.0%,有效率100%)较对照组(显效率40.00%,有效率9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针刺疗法 体层摄影术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为世界性疾病的三大死因之一。其中大多数患者为缺血性中风,这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随着头颅CT在临床的普及应用,使诊断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急性起病、经西医临床确诊为脑栓塞或脑血栓形成的80例中风患者,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9~80岁,中位年龄56岁;脑血栓形成27例,脑栓塞13例。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其中轻型(1~13分)20例,普通型(14~26分)19例,重型(27~39分)1例。对照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1~76岁,中位年龄57岁;脑血栓26例,脑栓塞14例。其中轻型(1~13分)21例,普通型(14~26分)17例,重型(27~39分)2例。按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精神,为研究治疗效果,排除有严重并发症病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尽早开始西药及头针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尽早开始头针治疗。操作:头针采用0.35mm×40mm毫针,沿头皮15°平刺进帽状腱膜下,运动区或感觉区上1/5、中2/5、下2/5各刺1针,结合“CT”定位相应头皮区域增加2~3针,以200转/min速度捻针,每针捻约3min,间隔10min,共捻针3次。同时嘱患者运动患侧肢体。水沟向上斜刺15mm,雀啄法捻针,以双目湿润为度。继而嘱患者平卧,采用0.35mm×60mm毫针上肢瘫痪取患侧肩三针、曲池、内关、合谷;下肢瘫痪取患侧环跳、髀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语言不利加廉泉;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等,留针20min,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经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同时常规西医治疗。
   
  1.2.2 对照组 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尽早开始,抗凝疗法、降纤疗法、稀释扩容疗法:(1)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d,连用14天。(2)抗血小板积聚治疗: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素A 2 (TXA 2 ),而TXA 2 促进血小板积聚引发血栓形成。目前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一般使用50~100mg/d。(3)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常用尼莫地平,30mg tid。(4)改善大脑代谢:脑复康、都可喜。(5)对症及处理并发症。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标准 按中风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1] 观察患者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及全身症状,基本恢复:分数减少≥81%,或评分在6分以下;显效:分数减少56%~81%;有效:分数减少56%~11%;无效:分数减少<11%。
   
  2.2 疗效 8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77例,椎基动脉系统3例,面积≥4cm定为大面积梗死,<4cm定为小面积梗死,层面及面积的适当变通同脑出血。CT所见与病情程度关系见表1、表2。

  表1 80例缺血性中风头颅CT与病情程度 (略)
    
  表1资料显示:缺血性中风的大病灶,临床多表现为普通型和重型;缺血性中风又以大脑深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支配区—基底神经节区为主,小面积病灶多表现为轻型,部位较浅,以一个脑叶为主。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略)

  两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1 =10.03,χ 22 =23.24,P<0.05),提示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3 讨论

  随着21世纪进入老龄社会,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加强预防和治疗的研究是摆在医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脑梗死病灶系由其中心的缺血中心区和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中心区由于脑血流量严重不足或完全缺血致脑细胞死亡,而缺血半暗带内,由于侧支循环存在仍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处于可逆状态。目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可在超早期(即发病6h以内)进行溶栓治疗,但实际上患者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到医院接受治疗,故抢救缺血半暗带,挽救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元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主攻方向。多年来我国临床神经科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但这些研究仍然停留在依赖于药物的选择和应用阶段。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药物治疗的状态。但事实是国际上至今没有一种被公认的药物对急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疗效。单一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的共识。
   
  运用针灸治疗中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针灸工作者运用头针治疗中风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刺治疗中风的疗效得到肯定的同时,其原理研究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内经》中提到脑与肢体的运动有关,“头者,诸阳之会也”,脑与诸条经脉关系密切,故可远取肢体腧穴治疗中风。水沟自古为急救要穴,有清神醒脑、开窍启闭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针刺水沟对急性缺血的家兔,能提高其颅底动脉压,提高其脑内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含量,并且显著降低其脑内乳酸含量。内关有宁神调心定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脑组织代谢旺盛,能量贮备极少,其生理功能依赖心肺功能及有效血液循环来维持。内关可以通过调整心肺功能,改善体循环,从而增加脑的血氧供应。足三里为强壮要穴,可以补脾益胃实四肢。近年研究,针刺足三里能显著降低高龄鼠脑过氧化酶脂质含量,防止自由基对大脑的损伤。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时,大量自由基产生,选用足三里穴可以保护脑组织免受各种自由基伤害。曲池、合谷属“马丹阳十二穴”配穴法,2穴相配有治疗上肢瘫痪的作用。合谷、太冲穴名为“四关”,泻合谷补太冲的抑金扶木、制阳益阴的作用。而近期关于针刺改善实验性中风动物和患者的脑血流量、血液黏稠度、微量元素、血管活性肽等,有助于减轻DNA、RNA损伤,迅速恢复脑的电活动,减少神经元凋亡数目,减轻皮层神经元线粒体肿胀等一大批研究成果,更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针刺治疗中风的效应和原理 [2~4]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SPECT)技术研究针刺对人脑血流量的影响 [5,6] ,直观的看到针刺后梗死灶的变化。发现针刺可以确切的激活复苏半暗带内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缩小病灶容积 [7] 。
   
  目前脑卒中患者多在医院中接受西医的治疗,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味追求药物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价值是个误区,而采用头针结合CT影像定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显示了良好的疗效,针灸同时具有简便、经济、易行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2 李晓艳,朱崇斌,朱燕华,等.芬氟拉明加强针刺镇痛时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中国药理学报,1995,16(5):431.
   
  3 李澎涛,陶之理.电针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脊髓运动神经元树突形态的影响.中国针灸,1997,17(4):237.
   
  4 陈正秋,石宏,吴国冀,等.毁损大鼠皮层SmⅠ对丘脑Pf神经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及微电泳导入Ach的效应.针刺研究,1995,20(1):15.
   
  5 贾少微,王凡,郑溪园,等.用SPECT研究针刺对脑血流和脑功能的影响.中国针灸,1996,16(12):1.
   
  6 王凡,贾少微.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观察针刺对局部脑血流量和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40.
   
  7 郭松鹏,路建平,韩晓玲,等.针刺激增及时SPECT脑显像识别脑血管病存活脑组织的研究.中国针灸,2001,21(11):676.
    
  (编辑田 雨) 

  * 基金项目:盐城市科委资助项目(编号:S97038)
   
  作者单位:224001江苏盐城南通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100015北京中医药大学(指导)  

作者: 吉亚军夏阳朱天忠高俊雄高蔚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