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7期临床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化疗的全方位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组织器官的损伤。因此,对化疗中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1心理护理通过100例化疗患者的社会心理分析,其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心理反应也各异,开朗稳定型只占2%,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

点击显示 收起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组织器官的损伤。因此,对化疗中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1 心理护理
    
  通过100例化疗患者的社会心理分析,其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心理反应也各异,开朗稳定型只占2%,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个别甚至出现角色行为异常,30%患者对治疗持怀疑态度。在护理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耐心向患者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应,优化病区环境,使患者有信心服从和坚持全程治疗。

  2 保护静脉
    
  (1)化疗前应为患者长期治疗考虑,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交替使用,因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2)宜用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术或PICC,避免反复穿刺,减少穿刺时带来的痛苦;(3)药物宜稀释后缓慢注入,注药前后均用生理盐水5ml冲洗;(4)拔针前回吸少量血液在针头内,以保持血管内负压,迅速拔针后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3~5min,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以避免血液返流,防止针眼局部瘀斑,有利于以后穿刺;(5)药液外漏及静脉炎的处理:①如果注射部位刺痛、烧灼感或水肿,则提示药液外漏,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更换注射部位;②漏药部位根据不同的化疗药物采用不同的解毒剂做皮下封闭,如丝裂霉素、更生霉素渗出可采用硫代硫酸钠,如长春新碱外渗可采用透明质酸酶。其他药物均可采用等渗盐水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为防止疼痛还需局部注射普鲁卡因;③漏药部位冷敷或冷敷12~24h/d。静脉炎发生后可局部热敷,或用50%GS液加VitB 1 、VitB 12 局部外敷,按血管走行涂喜疗妥软膏或理疗。
    
  3 胃肠道反应及护理
    
  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故对化疗药物极其敏感,如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常引起严重的呼吸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3~4h出现,因此,应密切观察,并采取下列措施以改善反应症状。(1)化疗期间大量饮水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并有利于毒素排泄;(2)合理使用镇吐剂,可减轻胃肠道反应;(3)调节饮食:少油腻,食用易消化、刺激小、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物;(4)氟尿嘧啶常引起腹痛、腹泻,要严密观察,防止电解质紊乱。

  4 骨髓抑制及护理
    
  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剂量与损害骨髓的剂量差异很小,因此对接受化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骨髓抑制征象,其特征是血细胞减少,这是抗肿瘤治疗的主要危险,应定期检测血象,当白细胞<4000/mm 3 ,血小板计数下降至50000/mm 3 时,停止化疗,并予以保护性隔离,采取防护并发症的措施:(1)为患者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整洁的环境,禁止探视,严格无菌操作;(2)预防呼吸道感染,病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1次,30min以上,空气喷雾消毒2次,地面消毒每日2次;(3)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鼻衄、皮肤瘀斑、血尿及便血等。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及温度,静脉穿刺时慎用止血带,注射完毕时压迫针眼5min。

  5 黏膜、皮肤反应及护理
    
  5.1 黏膜 化疗药物的毒性亦可表现在黏膜上,尤其是大剂量应用时常引起严重的口腔黏膜糜烂、坏死。对此,首先要有预防措施,口腔炎发生后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1)化疗期间应嘱患者多饮水以减轻药物对黏膜的毒性刺激;(2)保持口腔清洁,给予0.1%洗必泰或4%苏打水漱口,每日4次以上;(3)口腔炎发生后改用0.1%洗必泰和1%双氧水交替漱口;(4)嘱患者不要使用牙刷,要用棉签轻轻擦洗口腔牙齿;(5)给予无刺激性饮食,因口腔黏膜疼痛而致进食困难者给予2%普鲁卡因含漱,止痛后再进食。

  5.2 皮肤 大约有50%的患者在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轻者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全身瘙痒,局部可用温开水洗净后涂氟轻松软膏,重者形成斑丘疹,有渗出液或小水疱,涂龙胆紫防止破溃感染,对发生剥脱性皮炎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局部涂氧化锌软膏,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

  5.3 脱发 脱发常见于阿霉素、更生霉素、环磷酰胺的反应,患者因头发大量脱落甚至秃发而精神苦闷,应让患者了解这一可逆性反应,化疗结束后头发可再生,化疗前头置冰帽,用药结束后10min除去,采取此措施可减轻或预防脱发。
    
  6 泌尿系毒性反应

    
  因化疗药物所致,瘤细胞及正常组织细胞大量破坏,少数患者可出现高尿酸血症。如甲氨蝶呤,大剂量应用时,由于药物通过肾脏以原型排出,其代谢产物在酸性环境中易沉积甚至形成结晶造成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治疗中必须采用水化和碱化来预防这一并发症。
   
  6.1 水化 水化能保证药物快速从体内排出,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入量在4000ml以上,尿量在3000ml以上,对入量已够,但尿量少者需给予利尿剂以促进药物排泄。

  6.2 碱化 尿碱化时保证pH值>6.5~7.0,可加速代谢产物的溶解、排出,避免沉积产生尿酸结晶,所以患者尿后要测pH值,若pH值<6.5时,报告医生及时增加碱性药物用量。

  6.3 注意 环磷酰胺的特点是以原型排出,如摄水量不足,药物在尿液中过度浓缩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护理中除嘱患者大量饮水外,还应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及血尿。 

  (编辑紫 吴)

  作者单位:241000安徽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 

作者: 王颖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