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9期论著

中药复方中配伍药物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以安宫牛黄散为实例,研究中药复方中的配伍药物对雄黄中砷的溶解性的影响。方法复方中的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可溶性砷的含量。结果安宫牛黄散或复方中的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后,测得的可溶性砷含量均比雄黄在人工胃液中的可溶性砷的溶出量低,使可溶性砷含量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以安宫牛黄散为实例,研究中药复方中的配伍药物对雄黄中砷的溶解性的影响。 方法 复方中的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可溶性砷的含量。 结果  安宫牛黄散或复方中的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后,测得的可溶性砷含量均比雄黄在人工胃液中的可溶性砷的溶出量低,使可溶性砷含量溶出减少的单味药次序依次为黄芩、黄连、珍珠、栀子、郁金和牛黄,溶出的可溶性砷含量依次减少55.1%、49.3%、29.4%、25.2%、25.0%和11.4%(P<0.01)。安宫牛黄散中的可溶性砷含量比雄黄的可溶性砷含量减少35.3%(P<0.01)。 结论  安宫牛黄散中的几种单味药均有抑制雄黄中可溶性砷溶出的作用,推测是降低砷的毒性作用的可能途径之一。
    
  关键词  安宫牛黄散 雄黄 砷 溶解性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Effects of components in Angong Niuhuang Pulvis on solubility of arsenic in reaglar 

  Tang Yishan,Wang Ningsheng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CM,Guangzhou5104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components in Angong Niuhuang Pulvis on solubility of arsenic in reaglar.Methods Reaglar and components in the complex prescription were pretreated with stimulant gastric juice re-spectively,and then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arsenic were determined by intermittent flow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spectrophotofluorimetry.Results Contents of soluble arsenic in stimulant gastric juice-pretreated realgar with com-ponents in Angong Niuhuang Pulvis or the complex prescrip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stimulant gastric juice-pre-treated realgar.Components of Huangqin(Radix Scutellariae),Huanglian(Rhizomz Coptidis),Zhenzhu(Margarita),Zhizi(Frucrus Gardeniae),Yujin(Radix Curcumae)and Niuhuang(Calculus Bovis)decreased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arsenic in realgar by55.1%,49.2%,29.4%,25.2%,25.0%and11.4%respectively(P<0.01).The con-tent of soluble arsenic in Angong Niuhuhuang Pulvis is35.3%lower than that in reaglar(P<0.01).Conclusion Components in Angong Niuhuang Pulvis can reduce solubility of arsenic in realgar,which may reduce toxicity of ar-senic.
   
  Key words Angong Niuhuang Pulvis realgar arsenic solubility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spec-trophotofluorimetry
      
  含矿物药雄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 2 S 2 )在口服中药复方中因其含有砷化物,安全性备受关注,对于雄黄的体内作用物质基础,至今尚不清楚。以往对这类中成药中的总砷含量和可溶性砷含量分析测定较多,而复方中配伍药物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的研究则少见有报道。
   
  中成药名方安宫牛黄丸(散)古今沿用,疗效卓著,是中医凉开方剂的代表。现用于治疗多种脑病引起的昏迷和高热、脑血管意外、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等多种脑损伤危急重症的救治 [1]。安宫牛黄丸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11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主治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2] 。
   
  本研究以安宫牛黄散作为含雄黄口服中药复方实例,在分析复方的总砷含量和可溶性砷含量的同时,分别对组成安宫牛黄散的几种单味药对雄黄在人工胃液中砷的溶出量进行考察,探讨雄黄在复方中的溶解特性与组方配伍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了解雄黄从胃肠道进入体内,在胃液中的溶解程度,为安宫牛黄丸(散)中雄黄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中药复杂体系中砷化物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万拓仪器公司);MK-Ⅰ型光纤压力自控微波溶样系统(上海新科微波技术应用研究所)。As标准溶液(1000mg/L,国家标准溶液),As标准储备液(1mg/L,4mol/L HCl介质),混合还原剂(称取5g硫脲溶于少量水中,另称取5g抗坏血酸溶于少量水中,将两试剂混合加水定容至100ml,混匀。使用前配制),20g/L KBH 4 [0.5%(w)KOH介质],1g/L KBH 4 [0.5%(w)KOH介质],浓硝酸(HNO 3 )为一级试剂,高氯酸(HClO 4 )。胃蛋白酶溶液(0.02g/L,广东邦民制药有限公司),此溶液稀释至0.01g/L,pH值调至1.2~1.4,即得人工胃液。
   
  1.2 药品 安宫牛黄散及复方中各单味药(黄芩、黄连、珍珠、栀子、郁金、牛黄、雄黄)由广东佛山制药一厂提供。

  1.3 安宫牛黄散和雄黄中可溶性砷含量的测定 [3]  准确称取样品0.2g,于螺口旋塞试管中加入人工胃液15ml,室温下振摇6h,用0.45μm滤膜过滤得上清液,按照文献 [3] 方法测定As含量。As标准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为:I  f =37.1091×C+40.7759,r=0.9998(I  f 为原子荧光强度,C的单位为10 -6 g/L)。
   
  1.4 单味药对雄黄溶出砷含量的测定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 [2] 中安宫牛黄散处方配比,将一定量的复方中的单味药(珍珠、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牛黄)分别与雄黄(0.2g)混合,按1.3方法用人工胃液处理并测定可溶性砷含量。
    
  2 结果

  安宫牛黄散中几种单味药分别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后,测定可溶性砷溶出量的结果,雄黄、安宫牛黄散中的可溶性砷含量的结果,见表1。
    
  表1 安宫牛黄散及复方中的单味药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 (略)
    
  注:n=3与雄黄对比, * P<0.01
    
  3 讨论

  雄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 2 S 2 ) [2] ,也有报道部分矿区产的雄黄主要成分为β-雄黄(As 4 S 4 )和α-雄黄(AsS) [4] 。药用雄黄须用水飞法处理以除去杂质,经水飞后的雄黄只含有微量三氧化二砷。从表1可以看出,安宫牛黄散、雄黄分别经人工胃液处理后,均可测得可溶性砷;安宫牛黄散中几种单味药与雄黄混合,用人工胃液处理后,测得的可溶性砷含量均低于单味药雄黄在人工胃液中的可溶性砷溶出量。使砷溶出量减少的各单味药次序依次为黄芩、黄连、珍珠、栀子、郁金和牛黄,溶出的可溶性砷含量比单味药雄黄的砷溶出量依次减少55.1%、49.3%、29.4%、25.2%、25.0%和11.4%(P<0.01),表明复方中的几种单味药对雄黄中砷的溶解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安宫牛黄散(复方)中的可溶性砷含量比单味雄黄的可溶性砷含量减少35.3%(P<0.01)。显示该方组方对于减低砷在机体内的毒性有较明显的潜在优势。
   
  随着无机生物化学的进步,对配合物的研究日益深入、广泛,如配合物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抗菌药属于配体,与金属结合后,杀菌能力显著增强。有研究显示,某些中草药成分特别是黄酮类化合物的疗效极有可能是通过与某些元素间的协同作用达到的。黄芩中的主 要有效成分之一的黄芩苷(Baicalin,一种黄酮化合物,H 3 B),可与Cu 2+ 、Zn 2+ 、Al 3+ 、Mn 2+ 、Co 2+ 、Ca 2+ 、La 3+ 等形成配合物[5] 。有学者利用pH电位法和计算机平衡模拟技术研究了黄芩苷与铜、锌、铝相互作用的配合物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比,所得的配合物模型也不同,包括CuB 2 、CuB、ZnB 2 、ZnB、AlB 3 、AlB 2 、AlB等 [6] 。黄芩苷—Cu 2+ 、黄芩苷—Zn 2+ 配合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和对完整红细胞和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 [7] ;黄芩苷铝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抑菌、利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具有独特疗效,且副作用少 [5] 。钟国清等 [8] 报道采用温和的固相反应体系(室温下混合研磨)合成了半胱氨酸及硫脲与砷、锑的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和X-线衍射进行了配合物的结构表征及衍射数据指标化。雄黄中的砷虽然是非金属元素,但其电子结构中有空轨道,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与某些含有弧对电子结构的中药成分(如黄芩苷等)形成配合物,从而发挥生物效应。从安宫牛黄散中几种单味药对雄黄中砷的溶解性有不同程度影响的实验结果来看,推测雄黄中的砷可能与复方中的非矿物中药成分形成配合物(复合物)。这些可能复合物的检测和在体内的稳定常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假设这些复合物在体内能存在一定时间,也可推测这些复合物的形成使砷在体内的游离浓度降低,由此可减少砷对人体的毒性。随着这些复合物的逐渐解离及机体的排泄机制,砷在体内可维持在低浓度水平,从而减少发生中毒的可能。
   
  中药活性成分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作用是中药与机体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所曾进行过冰片(也是安宫牛黄散的组成分之一)单次和多次给药对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冰片对肝细胞色素P450具有诱导作用,可使蛋白合成增加,活性增强,并加速了冰片本身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赵春梅,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02年)。冰片的这一作用一定程度上可加速复方中其他成分(如雄黄、朱砂等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的代谢转化,从而起到降低毒性的作用。胆汁排泄是肾外排泄中最主要的途径。目前已知肝细胞中至少存在5个转运系统来完成胆汁排泄的主动分泌过程,分别转运有机酸、有机碱、中性化合物、胆酸及胆汁酸盐和重金属 [9] 。据文献 [10] 记载,黄芩入心、肺、胆、大肠经;黄连入心、肝、胃、大肠经;栀子入心、肺、肝经;郁金入心、肺、肝经;牛黄入心、肝经;珍珠入心、肝经;雄黄入心、肝、胃经。可见,复方中的这几味药都能入肝(或胆)经。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芩苷元、黄芩苷)、黄连(小檗碱)、栀子(栀子苷、京尼平苷)和牛黄(去氧胆酸、胆酸)均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 [11~14] 。提示安宫牛黄丸(散)在组方上有促进药物代谢、排泄,从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潜在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军.安宫牛黄丸的演化制剂及应用进展.中成药,1993,15(8):34-3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60.
   
  3 王宁生,汤毅珊,潘华新.生物样品及中药中汞、砷的测定.分析测试学报,1999,18(4):13-16.
   
  4 田金改,吕扬,周俊国,等.矿物药雄黄及其伴生矿物的X-衍射图谱分析研究.药物分析杂志,1998,18(2):86-89.

  5 冯今明,许丽芬,张国华.黄芩甙与一些金属离子的作用.中草药,1988,19(11):9-11.
   
  6 曹治权.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新思路(一)———中药中化学物种形态和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1):36-40.
   
  7 房喻,胡道道,李晓军,等.黄芩甙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生物化学杂志,1991,7(6):753-756.

  8 钟国清,栾绍嵘,陈娅如.砷(Ⅲ)、锑(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应用化学,2002,19(9):878-881.
   
  9 陈成伟.药物与中毒性肝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40.
   
  10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19,2024-2025,1985,1317,415,2338.
   
  11 季宇彬.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9,61,76.
   
  12 付小梅,葛菲,褚小兰,等.栀子和水栀子利胆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4):165-166.
   
  13 彭婕,钱之玉,刘同征,等.京尼平苷和西红花酸保肝利胆作用的比较.中国新药杂志,2003,12(2):105-107.
   
  14 李培锋,关红,杨志彪,等.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对动物小肠平滑肌及胆汁分泌的影响.内蒙古畜牧科学,1997,(3):1-4. 

  (编辑建 伟)

  *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74)
   
  作者单位:510405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作者: 汤毅珊 王宁生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