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2期经验交流

一期切开旷置引流根治术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近4年来,我科采用一期切开旷置引流根治术,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5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前马蹄形脓肿39例,后马蹄形脓肿287例,双侧坐骨直肠窝脓肿47例,直肠后深浅间隙脓肿174例。1方法1宜直肠后深浅间隙脓肿、前、后马蹄形脓肿。取侧卧位,在直肠后间隙脓肿者,位于肛门后方寻找感染内口,食指伸入肛门指诊,确......

点击显示 收起

  近4年来,我科采用一期切开旷置引流根治术,治疗肛周多间隙脓肿5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47例,年龄18~72岁,病程5~37天。前马蹄形脓肿39例,后马蹄形脓肿287例,双侧坐骨直肠窝脓肿47例,直肠后深浅间隙脓肿174例。
   
  1.2 治疗方法 取侧卧位,肛周皮肤常规消毒后,铺巾,行骶管阻滞麻醉。
   
  1.2.1 方法1 宜直肠后深浅间隙脓肿、前、后马蹄形脓肿。取侧卧位,在直肠后间隙脓肿者,位于肛门后方寻找感染内口,食指伸入肛门指诊,确立内口位置,避开肛尾韧带,在6点位肛外皮肤,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做一放射状纵形切口,沿切口达脓腔,充分排尽脓液,食指伸入脓腔内,分离脓腔内间隔组织,使脓腔融合成一个整体创面,食指在脓腔内探寻转弯到左右两侧脓腔感染通道,用刮匙搔刮脓腔内腐烂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取一球形探针顺脓腔底部进入,食指伸入肛内指导,探针从6点位齿线处肛窦感染内口处穿出,沿探针从皮肤到内口组织逐层切开,将内口两侧黏膜组织分别用钳挟持,丝线“8”字贯穿缝合结扎止血,依次将6点位转弯向左右两侧脓肿切开,排尽脓液,脓腔底部腐烂组织,用刮匙搔刮干净,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用皮钳提起皮下组织,将感染通道的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形成由6点位通向左右各一的旷置引流通道,与左右两侧的脓腔相通,皮肤下旷置引流通道要充分,不宜过窄,便于纱条引流,要保留足够的皮肤桥,将整个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止血彻底,放置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棉垫包扎固定,术后中药坐浴,每日局部换药,一般术后5~14天关闭旷置引流通道,防止瘘道形成。
   
  1.2.2 方法2 双侧坐骨窝脓肿者,将肛门左右两侧脓肿高点,距肛缘2cm处皮肤处各做一放射状纵形切口,逐层切开达坐骨直肠窝内,用钳分脓腔,充分排尽脓液,食指伸入脓腔内,将脓腔间隔组织进行分离,用刮匙将脓腔内腐烂组织搔刮干净,用皮钳提起皮肤组织,将皮下腐烂组织清除干净,反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分别用球形探针顺脓腔底部进入,食指伸入肛内引导,将探针从感染内口处穿出,沿探针逐层切开皮下组织、外括约肌浅层到内口处,将内口切除,分别将内口两侧黏膜组织用钳挟,丝线“8”字贯穿缝合结扎以止血。当两侧坐骨直肠窝脓肿同时切开,内口同时处理完毕,要分别寻找有无其他感染通道,若发现有感染通道时,仍必须切开,旷置引流通道,做旷置引流术。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病灶彻底清除。显效:症状、体征消失,但病灶存在。有效:症状、体征改善,但病灶存在。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后遗肛瘘。
   
  2.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其疗程14~39天,平均19天,经过术后2个月~2年随访,均无复发,或发生肛门失禁,遗留肛瘘。

  3 讨论
    
  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形成,与肛门直肠特定解剖有关,加之患者失治、误治,贻误病机,易造成多间隙脓肿,本组病例经过对原发脓腔一次性切开根治,对继发感染灶切开排脓,旷置引流,对术后2年随访病人的观察,对于治疗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采取一次性切开根治,旷置引流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此种方法可以达到术后不影响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瘢痕小,肛门不变形,安全可靠。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650011云南省昆明市中医院痔科

作者: 冯云仙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