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3期经验交流

椎间隙感染20例诊疗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椎间隙感染易发生于成年男性,多累及腰椎。感染途径有血源性及泌尿系感染等。本文将讨论其诊疗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间,我们共收治椎间隙感染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31~45岁,平均年龄33。...

点击显示 收起

  椎间隙感染易发生于成年男性,多累及腰椎。感染途径有血源性及泌尿系感染等。多数病例腰、背、腿部剧烈疼痛,辗转反侧,夜不能眠。本文将讨论其诊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间,我们共收治椎间隙感染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31~45岁,平均年龄33.5岁,其中11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封闭引起,4例有不洁生活史,1例为泌尿系结石碎石术后,1例为轻微腰部外伤史,3例为原因不明者。

    1.2 临床表现 (1)腰背部疼痛:20例均出现剧烈的进行性加重的腰背部疼痛。稍碰床头,则疼痛加重,站立及行走不能,辗转反侧,夜不能眠。部分病人肌注强痛定、度冷丁效果欠佳;(2)下肢痛:多较腰背痛轻,多为放射性疼痛,类似腰椎间盘突出之症状;(3)发热:本组20例均未出现高热,5例低热,其余15例无发热;(4)其它症状:髋关节综合征及腹部综合征本组均未出现;(5)体格检查:腰背部疼痛剧烈。查体多不合作,直腿抬高试验(+)。

    1.3 检查方法 20例患者多行血、尿常规、血沉、腰椎正侧位CR片,腰椎CT检查。其中18例血沉明显增高而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腰椎CR片及CT片检查多提示:病变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呈溶骨性破坏及成骨破化增生。但CT可发现X线不能发现的小的椎体破坏及死骨形成。

  1.4 诊断要点 (1)典型临床表现;(2)腰椎X线及CT检查;(3)鉴别诊断:排除腰椎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肿瘤等。

    1.5 治疗 (1)绝对卧硬板床4~6周,20例患者均未行腰椎支具固定。(2)抗感染:10例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甲硝唑8~12周,生理盐水500ml+头孢噻肟钠3.0g静滴,每12h1次,甲硝唑100ml静滴,每12h1次;10例应用克林霉素,生理盐水500ml+力派3.0g静滴,每日1次;甲硝唑100ml静滴,每12h1次。

    两组腰痛症状均完全缓解,查血沉正常,嘱患者2周后逐渐下床活动。其中第1组腰痛症状在2~3周后明显缓解者8例,4~6周明显缓解者2例。第2组腰痛症状在2~3周明显缓解者7例,4~6周明显缓解者3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1.6 结果 本组病例经电话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类似症状。

    2 结论

  (1)腰椎间隙感染者活动期多有血沉明显增快,缓解期血沉明显下降,痊愈者则正常;(2)本组均未采用夹克支具固定,仅绝对卧床,卧床期间严禁坐起,辅以大量抗生素,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3)三代头孢和克林霉素同样有疗效;(4)CT检查较CR检查更能较早发现病变。    

  作者单位:056200河北邯郸峰峰矿务局总医院骨三科 

作者: 张志彬 许如福 宋玉芹 高永胜 李志国 2005-5-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