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2期药物与临床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中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普遍认为中药的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但近年来,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对部分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提供参考。中药包括天然和人工种植的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矿物,动物的皮、骨、血、胚胎等。因为来源天然,毒副作用较人......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普遍认为中药的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但近年来,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对部分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提供参考。
   
  中药包括天然和人工种植的植物的根、茎、叶、花、种子,矿物,动物的皮、骨、血、胚胎等。因为来源天然,毒副作用较人工合成药小,易被多数患者所接受,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按规定的剂量和一定的配伍禁忌原则组成一定的方剂、以单味和2味以上合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后,用来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和改善机体功能的目的。下面将“毒”的概念和常用中药是否有毒做进一步的探讨。
   
  中药到底有无毒副作用,怎样使用才安全,这是中药使用前必须知道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中药来自天然,是纯天然的物品,而有的药品广告也宣传中药没有任何副作用,使用安全,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有些医生随意加大处方中的中药剂量,患者自服中药更是不注意用量,某些药务人员认为中药多几克少几克没有关系,凭经验用手抓而不用称。中药的毒性作用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1 急性中毒
    
  是指服用中药后在短期内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失眠、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如润肺止咳的百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甚至死亡。柴胡的副作用为呕吐,处方中常用镇吐药半夏来对抗,但用量过大可导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水肿、尿少等症。细辛过量还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1] 和心力衰竭[2] ,最后导致呼吸抑制而死亡。
    
  2 慢性中毒
    
  是指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而出现对机体的慢性中毒损害,这种中毒不容易发现,而且对机体造成的损害难以恢复。如长期服用何首乌会出现肝细胞退行性变化,长期服用大黄可致癌 [3] (甲状腺瘤性变,肝细胞变性),北五加皮(香加皮)有类似毒毛旋花子苷K样作用,有强心苷反应,大剂量长期服用易引起蓄积中毒。

  3 不良反应的原因
    
  服用中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常因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3.1 剂量过大引起中毒 临床上分为2种情况。
   
  3.1.1 未标明有毒的中药 中药书籍中未标明有毒的几百种中药,常规用量是安全的。但随着剂量的加大则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大剂量使用茵陈,可出现心电图异常,严重的造成心律紊乱和阿斯综合征。独活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呼吸加快、呕吐、心律不齐、幻觉,全身强直性痉挛,甚至全身麻痹死亡。元胡大剂量内服易引起呼吸抑制或霍奇金综合征 [4] 、心功能障碍、休克死亡等。这类药物因常规用量使用安全性好,而来标明有毒的中药在大剂量使用时有毒性作用的常规中药有:麻黄、桂枝、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黄连、人参、党参、黄芪、甘草、何首乌、天麻、地龙、使君子,槟榔等几百种药物,现不一一列举。
   
  3.1.2 标明有毒的中药 中药书籍标明有毒的中药,但仍被加大剂量使用或煎煮不当引起中毒。如附子、乌头的毒性,因误食、用药不慎、煎煮不当引起中毒者并不少见。附子的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时,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人口服0.2mg即可中毒,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眼花,口舌四肢发麻,继之瞳孔散大,呼吸抑制和引起心律失常 [5] 。因此在长时间的煎煮后,使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降低,这类已有毒的中药切不可过量使用,另外还要正确煎煮使用,以免中毒。这类药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细辛、苍耳子、附子、乌头、肉桂、巴豆、牵牛子、甘遂、芫花、大戟、全蝎、蜈蚣、半夏、杏仁、白果、水蛭等。
   
  3.2 机体方面的因素
   
  3.2.1 生理情况和个体差异 体质、年龄、性别、情志等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少儿正在发育阶段,汗毛器官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老年人肝肾功能普遍减退,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代谢及排泄,故大剂量应用易中毒。幼儿稚阳之体又不能峻补,故小儿用参茸骤补会因补为害。不同的性别对药物反应和耐受性不同,妇女因体重差异、激素影响,对某些药物敏感性及耐受性差异有显著性,如使用不当可发生毒副作用。
   
  3.2.2 药物对个体差异有量和质的表现 既有药理上所谓的高敏性和耐受性,如板蓝根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功能,副作用小,但用的时间长了,就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小儿服用板蓝根冲剂。
    
  参考文献
    
  1 陈筱琴.细辛过量引起心律失常1例.江苏中医,1994,15(1):10.
   
  2 刘福礼.细辛过量出现心衰一例.中国中药杂志,1995,20(7):440.
   
  3 吴葆杰.中草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40.
   
  4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4.
   
  5 周远鹏.附子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和毒性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48.
    
  (编辑含 秋)

  作者单位:261021山东潍坊解放军第89医院药剂科 

作者: 周灵灵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