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4期

重型颅脑损伤21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工矿、建筑事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病情较重、变化快,并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复合伤存在,多数患者需急症手术,而对重型颅脑损伤早诊断、早手术,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我院1995年2月~2005年4月收治GCS评分≤8分的颅脑损伤2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损伤类型:脑挫......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工矿、建筑事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病情较重、变化快,并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复合伤存在,多数患者需急症手术,而对重型颅脑损伤早诊断、早手术,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我院1995年2月~2005年4月收治GCS评分≤8分的颅脑损伤2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6例,男174例,女42例,其中20~50岁15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1例,砸伤27例,跌伤18例,坠落伤55例,挤压伤8例,爆炸伤7例。损伤类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2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6例,广泛脑挫裂伤39例,颅底骨折1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20例。合并伤分布:四肢骨折14例,颜面部伤42例,肋骨骨折液气胸6例,肠穿孔3例,肝、脾破裂各2例,肾挫伤2例,腰椎骨折并截瘫1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192例,其中双侧开颅16例,冠状开颅双侧浮动骨瓣减压18例,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132例,后颅凹开颅4例,幕上幕下瓣状开颅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16例。

  2  结果

  恢复良好113例,中残6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4例。

  3  讨论

  3.1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充分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脑损伤及颅内血肿。各种原因的延误诊疗时机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1]。本组患者术前均行颅脑CT扫描(开放性颅脑损伤除外),有明确的术前诊断及手术定位。从192例手术中笔者体会到:争取在清醒下开颅,或在患者昏迷早期或脑疝早期开颅,可降低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对双侧瞳孔散大患者,可争取在呼吸停止前开颅,行双侧冠状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一切延误诊断及治疗的环节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对CT显示中线结构移位、脑室受压者,应及时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中发现脑肿胀重者可行减压术,骨窗要够大,起到充分减压目的。对后枕部着地的对冲伤所致的双额颞广泛脑挫裂伤者,可行冠状骨瓣开颅,双侧额颞浮动骨瓣减压,必要时同时行额颞极切除内减压术。

  3.2  防治休克,注意合并伤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及休克,如脏器出血、四肢骨折所致休克。对这类患者应迅速的建立输血、输液通道,使心脑有充分的供氧,同时抓住手术时机,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环节,使患者休克控制后再处理其他部位的损伤。

  3.3  早期气管切开预防肺部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有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有反常呼吸者,应早期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不仅能解除喉部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而且减少呼吸道死腔,促使呼吸道有效交换量显著提高[2] ,同时易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减少肺部感染,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缺氧。对呼吸<10次/min者及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及时气管切开,实行早切早拔的原则。

  3.4  严密观察,及时复查CT与手术  对受伤后6h内CT扫描无异常者,也不能放松警惕,应特别注意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对此类患者分别在24h、72h内再次复查头颅CT,及时了解颅内伤情,对枕部着力的对冲伤患者应特别警惕,不定时地复查脑CT,以便及早手术。

  【参考文献

  1  刘敬业,只达石,靳永恒.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53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3:141-143.

  2  凌保存.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3-145.

  作者单位

  1 271000 山东泰安,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卫生院

  2 271000 山东泰安,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吴  莹)

作者: 谢秀富 孙启林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