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4期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指侵犯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均以皮肤型为主,病程不等。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3讨论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病因不明,可以是细菌、病毒感染,或者是异性蛋白、药物或化学品的变态反应。...

点击显示 收起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指侵犯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病情反复发作,笔者运用中药治疗可以替代激素,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岁。均以皮肤型为主,病程不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初期方剂为青风藤、土茯苓、仙鹤草、豨莶草、牛膝、生地、生甘草等。后期方剂为炙黄芪、炒白术、炒党参、生白芍、麦冬、当归、仙鹤草等。均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ml,分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强的松30mg,口服抗生素。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随访1年。

  1.3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消失,无自觉症状,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无痒痛;有效:皮损消退30%以上,痒痛减轻;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或症状无改善,出现新皮损。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28例(93.3%);对照组总有效26例(86.7%),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副反应少,有2例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其他无异常。对照组中5例出现月经不调,3例出现心悸,2例出现类柯兴现象。

  3  讨论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病因不明,可以是细菌、病毒感染,或者是异性蛋白、药物或化学品的变态反应。病理变化为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闭塞,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核碎裂。病情可反复发作数月至数年。所有病例以皮肤型为主,从本次观察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较明显,复发率较高,剂量难以控制,不宜长期应用。本病中医属“脉痹”的范畴,主要是外邪侵袭,络脉不通所致。本组中药治疗初期以清热解毒、祛风为主,青风藤、土茯苓、豨莶草、生地均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抗病毒的作用,其中生地、生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但无其他副作用,仙鹤草下气行血,既能祛邪又可扶正兼能行血,诸药合用能控制小血管炎变坏死,清除体内病灶。后期主要以益气养血为主,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管的恢复,防止复发。从资料中可以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28例(93.3%),不良反应2例(6.7%),复发4例(13.3%);对照组总有效率26例(86.7%),不良反应10例(33.3%),复发8例(267%);说明中药可以替代激素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中药毒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减少复发。

  作者单位: 161000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中医院

  (编辑:苜  紫)

作者: 张金玲,董 辉,王 丽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