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5期

祛风止痒汤治疗皮肤瘙痒症55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笔者2003~2004年,用自拟祛风止痒汤治疗皮肤瘙痒症5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均排除黄疸、肝炎、糖尿病、寄生虫、妊娠、血液病、药物等引起的皮肤瘙痒。以阵发性瘙痒、间歇性加重、皮肤无原发性皮损为特征。2治疗方法治以祛风(固表祛风或祛风止痒)、解毒(清热解毒或祛风解毒)、活血(凉血活血或温通活血)。...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2003~2004年,用自拟祛风止痒汤治疗皮肤瘙痒症5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5例,女20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5年;年龄1~70岁。均排除黄疸、肝炎、糖尿病寄生虫、妊娠、血液病、药物等引起的皮肤瘙痒。以阵发性瘙痒、间歇性
加重、皮肤无原发性皮损为特征。

  1.2  治疗方法  治以祛风(固表祛风或祛风止痒)、解毒(清热解毒或祛风解毒)、活血(凉血活血或温通活血)。以自拟祛风止痒汤加减治疗:乌蛇15g,蝉蜕10g,生山楂40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生地15g,紫草10g,赤芍15g,苦参15g,木贼15g,荆芥10g(后下)。兼风寒适当减少生地、紫草、赤芍、苦参、木贼用量,加防风、桂枝;兼风热加银花、连翘;兼热毒盛加黄芩、黄柏;湿盛加茵陈、土苓、苍术、薏苡仁;兼血虚血燥加当归、首乌;兼气虚加党参、黄芪;因虫加乌梅、使君子;病久加全蝎(冲服)、蜈蚣(冲服)。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1.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1.4  结果  治愈45例,好转5例,无效5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62岁。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在成渝两地专科门诊及当地医院,通过内服、外用,经过近2年的中西医治疗,疗效不佳,转而找笔者治疗,诊见患者形体稍肥胖,全身皮肤散在少量红色疹子,搔抓后尤为明显,阵发性皮肤瘙痒,遇热尤甚,有痛可忍而痒不可忍之感,阴囊湿,舌淡红,苔薄黄,脉数。此风湿热之邪,蕴伏于肌腠之间,日久未经发泄而瘙痒难忍,以祛风止痒汤加银花、连翘、黄芩各15g,全蝎10g(冲服),蜈蚣2条(冲服),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2剂后瘙痒减轻,15天后白天少发,以夜间睡后颈、胸部、阴囊瘙痒为主。后予祛风止痒汤加土苓15g,黄柏15g,全蝎10g(冲服),蜈蚣2条(冲服)等治之,服2剂后夜间瘙痒明显减轻,又予3剂,痒症若失。随访5年,至今未再复发。

  3  体会

  瘙痒一症,风、寒、湿、热、毒、虫均为诱因,主要是由于禀性不耐,食入辛辣刺激之品,生风作痒;或腠理不密,卫外失固,风寒外袭;或湿热内蕴,不得疏泄,致风邪内伏;或血热内伏,热甚生风;或血虚生风等,皆能作痒。本病多发生于冬季,少数发生于夏季,青年或老年均可发病。始起瘙痒仅局限于一处,继之渐及全身,多呈阵发性,夜间尤甚。临症时需全面诊查,排除黄疸、肝炎、糖尿病、寄生虫、妊娠、血液病、药物等引起的皮肤瘙痒,方可事半功倍。

  加减时应根据其“起伏无常属风胜,瘙痒难当属毒胜,久而不愈,气病及血”之机理灵活变通。方中乌蛇祛风通络;蝉蜕散风清热,透疹止痒;山楂活血祛瘀,行滞散结;地肤子、白鲜皮清热燥湿,散风止痒;生地、紫草、赤芍清营凉血,解血中伏热,此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木贼散风热,止血化瘀(消瘀血积聚);荆芥宣通腠理,使气机得畅,营卫得行,助乌蛇、蝉蜕使久郁之邪从肌表外祛,佐苦参清热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解毒,活血止痒之功,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单位: 402460 重庆荣昌,荣昌县中医院
 
    (编辑:新  竹)

作者: 罗利敏,张玲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