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6期

针刺推拿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138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Bell面瘫,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结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138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2治疗方法1。1针刺治疗主穴:地仓、颊车、阳白、攒竹。...

点击显示 收起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Bell面瘫,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患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不能作皱额、抬眉、鼓腮、吹哨、闭目等动作。该病影响患者面容表情,给其生活、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结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138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8例患者中男76例,女6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个月,平均15天。全部病例均经CT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治疗  主穴:地仓、颊车、阳白、攒竹。配穴:鱼腰、太阳、下关,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三阴交。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歪斜加水沟,下唇歪斜加承浆,流泪加承泣或四白,舌味觉减退加金津、玉液(点刺出血),耳后压痛加翳风、风池。每次选穴6~8个,各穴以局部与循经远取适当搭配应用。10天内采用浅刺、轻刺、不提插、不捻转手法,10天后可采用透刺、深刺、多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2  推拿治疗  患者先取坐位,医者站在患者患侧背后,单手拿捏放松颈部肌肉约3min;用一指禅推法治疗风池、翳风穴,再按揉合谷、外关等穴约5min;然后患者改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推揉印堂至前额发际,再推眉弓,沿睛明、阳白、太阳、颊车、地仓、迎香穴等穴施以推按法,反复数遍约10min;然后提捏患侧面部,再用大鱼际或掌根推揉、摩法、擦眼轮匝肌、额肌、咬肌、颊肌、口轮匝肌等面部表情肌,使局部微有发热感,反复数遍约10min。后用五指指腹在面部做无规律的适量叩击。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  结果

  全部病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痊愈(面部肌肉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后遗症)96例,占69.57%;好转(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仅笑时口角略有歪斜)39例,占28.26%;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3例,占2.17%,总有效率97.83%。

  3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中络脉,或风痰瘀血阻滞脉络,使局部少阳、阳明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引起的。

  针刺取穴以面部阳明、少阳经穴为主,配合循经远取,并按周围性面瘫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有即时的良性调整作用,可以提高面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改善面部的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神经肌肉的功能。并根据解剖学面神经的分布以及其所支配的面部肌肉,结合中医的经络穴位,采用推拿的多种手法治疗,既能刺激面部神经和局部肌肉,又使经络通畅。针刺、推拿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作者单位: 435000 湖北黄石,黄石市中医医院

  (编辑:巨岩琳)

作者: 张军黄移生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